A股浮现9大底部信号:基金卖不出回购创纪录 私募清盘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券业裁员降薪、私募清盘多了起来、基金发行降至冰点、破净股创历史新高、两市成交额持续低迷……A股市场底部信号渐渐多了起来。

9月10日,创业板指大跌2.41%,创下四年来新低,多数个股更是创下历史新低。不过,投资的价值就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A股市场是否已经到了底部位置,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结论,但是,目前已有九大底部信号。

底部信号一:两市成交持续低迷,沪市月成交额4年来首次跌破3万亿。

底部信号二:回购金额达到238.61亿元,较2017年全年高出159.44%,创A股历史新高。

底部信号三:8月份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净增持20.1亿元,而7月份净减持64.6亿元,2016年以来产业资本月均净减持37.1亿元。

底部信号四:基金发行降至冰点,安信旗下一支新成立的基金5天时间仅募资2.6万元。

底部信号五:私募产品数量史上首次下滑。

底部信号六: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连续缩水7个月,8月份管理规模为2.40万亿元,较上月减少79.44亿元。

底部信号七:券业经营惨淡,多家券商降薪应对,半年报数据显示,有21家券商降薪,其中7家券商降薪幅度超过两成。

底部信号八:裁员传闻不断,上市券商半年减员超3000人。

底部信号九:沪深两市破净股数量达到270只,创下历史新高。

底部信号一:沪市月成交额创4年新低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8月份沪市成交额跌破3万亿,为28729.73亿元,这也是今年首次跌破这一关口。而这一数据也创下了4年新低。

整体来看,沪市月成交额上一次低于3万亿还要追溯到2014年8月,当时沪市月成交额为27897.14亿元,但自2014年8月之后,沪市月成交额从未跌破3万亿。


值得注意的是, 8月22日沪市成交额罕见跌破千亿,仅984.64亿元。沪市成交额不足千亿,上一次还是发生在2016年1月7日,受熔断影响,A股当日交易时间不足20分钟,成交额仅799.82亿。如果剔除熔断这一特殊情况,沪市日成交额不足千亿的时光还要追溯到2014年,但在2014年8月30日之后,沪市日成交额再无跌下千亿门槛。
底部信号二:A股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

股价持续低迷之际,沪深两市迎来史上第三次回购潮。而且,这次回购潮中,发起回购的公司数量以及回购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9月10日,今年以来,累计有480家公司实施652次回购,累计回购33.44亿股,回购金额达到238.61亿元,较2017年全年高出159.44%,创A股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A股市场中更多的回购方案正在推进中。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70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较2017年全年高出45.83%,创A股历史纪录,如全部得以实施,回购股数最多将达64.53亿股。

通过统计2012年以来的股票回顾数据,不难发现,我们正身处的A股历史上的第三次回购浪潮。(2012年以前数据,由于样本规模太小、可比较弱,不纳入统计)A股市场的第一次回购热潮,大致出现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第二轮股票回购潮出现在2015年杠杆股灾之后。

底部信号三:8月份产业资本出现净增持

据海通证券(8.340,0.07,0.85%)统计,2018年8月产业资本二级市场净增持20.1亿,2016年以来月均净减持37.1亿。

截至2018年8月31日,从绝对规模看,8月份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净增持20.1亿元,而7月份净减持64.6亿元,2016年以来产业资本月均净减持37.1亿元。

从相对规模看,8月份产业资本净增持额/解禁市值为1.47%,2016年以来均值为-1.80%,净增持额/成交金额为0.03%,2016年以来均值为-0.04%,净增持额/自由流通市值为0.01%,2016年以来均值为-0.02%。

从板块看,产业资本在主板净增持20亿元,中小板净增持13.2亿元,创业板净减持13.1亿元,净增持额/解禁市值分别为3.02%、3.30%、-4.37%,可见创业板减持力度最大。

从个股来看,8月国投电力(7.220,0.00,0.00%)增持金额最大,增持额17.2亿元,增持金额/流通市值为8.08%,罗牛山(9.450,0.12,1.29%)减持金额最大,减持额为3.1亿元,减持金额/流通市值为3.3%。

荀玉根表示,历史数据显示产业资本净增持是市场见底的信号,而产业资本增持的动因是估值处在相对较低水平,长期看公司估值将回归历史均值附近,从而在增持后公司股价走势向好。当产业资本进行大量增持时,这表明不少公司估值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加之产业资本入场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阶段性市场底部基本确立,利好股市未来走势。

底部信号四:基金发行降至冰点

与去年的火爆相比,今年公募基金的产品发行和销售显得冷清的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