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享有崇高声誉的公司总裁结合公司发展历史和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出一份惊为天人的公司治理策略,最权威的学府为其颔首称赞,最权威的媒体为其拍手叫好,最知名的经济人对其更是五体投地,最知情的供应商却是对其冷眼旁观,最底层的执行者员工对其叫苦连天,最冰冷的现实更是给了狂热者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近期,曾经的白电第一股青岛海尔(14.410,-0.24,-1.64%)连番闪崩,除了市况艰难之外,海外低价发行,再度令市场质疑海尔之诚信。
2018年10月14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上市外资股(D股)招股书获得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批准。然而,青岛海尔成为国内第一个发行D股公司的消息,并没有给该公司A股股价带来利好。10月15日,青岛海尔开盘后暴跌,一度接近跌停,截至收盘报13.38元,全天下跌9.16%。
辗转德国上市的海尔在国内的股价如何呢?
根据上市公司10月12日晚间发布的定价区间公告,初步确定的D股发行价为1.00欧元至1.50欧元,即7.99元人民币至12.01元人民币。而青岛海尔10月12日收盘价为14.73元,即D股发行价下限较当日收盘价折价45.59%,D股发行价上限较当日收盘价折价18.47%。也就是说,D股即使按最高价发行,也较A股打了八折。
吞并休克鱼,海尔被后发的格力超越
2001年7月,海尔在曼哈顿中城花费1450万美元购买了地标性建筑GreenwichSavings Bank大楼。海尔主管海外业务的副总裁ChaiYongsen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器制造商。”
17年过去了,海尔不仅没能如愿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器制造商,就是在国内,它也逐渐被主要竞争对手美的、格力甩开。我们以最新的2018年前三季度财报为例,先从财务数据上来比较它们的表现。
美的集团(40.000,-0.54,-1.33%)披露三季报,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57.56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净利179亿元,同比增长19.35%。第三季度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18.55%。
青岛海尔披露2018年三季报。2018年前三季度,青岛海尔实现营业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12.77%;归母净利润61亿元,增长9.35%,扣非归母净利润55亿元,增长17.62%。海尔电器公告,2018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收入64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26.71亿元,同比增长20.3%。
格力电器(37.340,-0.51,-1.35%)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577.23亿元,同比增长38.46%;第三季度净利润83.12亿元,同比增长38.35%;前9个月营收1486.99亿元,同比增长34.11%;前9个月净利润211.18亿元,同比增长36.59%。
从营收来看,前三季度美的大于格力大于海尔,从净利润看,格力大于美的大于海尔。从增长速度来看,营收格力大于海尔大于美的,净利润格力大于美的大于海尔。具体说来,美的营收优势明显,格力净利润仍处于领先,但与美的相隔已不大,不过仍是海尔的3倍多。
总起来讲,美的与格力各有所长,基本难分伯仲,而海尔已被明显甩开。无论从哪方面看,海尔与其竞争对手都已不是一个量级。
此时再温17年前ChaiYongsen的那番豪言壮语,不仅令人恍有隔世之感。至此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海尔的发展历程,希望就此能找出导致海尔困境的一些问题。
海尔的成名要从一件具有轰动意义的事件开始。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让员工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在冰箱作为奢侈品的当年,据说有员工含泪看他砸下的。
这把大锤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文物收藏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
随后国内冰箱厂家数量暴涨,张瑞敏带领青岛海尔开启“名牌战略”,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狠抓产品质量。很快海尔冰箱打出了名声。
1991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电冰柜总厂和空调器总厂合并为青岛海尔集团公司,1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将红星电器公司及所属5个厂家整体划归海尔,海尔由此开启了吞并“休克鱼”之路。所谓“休克鱼”,是指那些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不行的企业,青岛海尔依靠输出管理,重组这些公司,资产规模从而快速做大。
90年代,青岛海尔兼并了18家国内企业,成为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联合舰队”,产品线包括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彩电和电熨斗等。
按照海尔官方的宣传,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OverallEveryControl and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1998年,哈佛大学把“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写入教学案例,邀请张瑞敏参加案例的研讨。张瑞敏成为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在激活休克鱼的口号指引下,海尔开始大肆扩张之路。海尔先与杭州西湖电子合作生产电视机,又收购合肥黄山电视机厂,产能迅速得到提升。甚至还能在电商网站上,看到海尔电脑、海尔手机和海尔相机身影。而在2016年这个“共享经济元年”,海尔甚至还凑过共享单车的热闹,蹭过P2P的热点。
这些年后,海尔的这些休克鱼们究竟活得怎样呢?
这是海尔的营业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从图表得知,海尔业务比较繁杂,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多有涉及,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1.空调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毛利率情况:
结合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格力毛利率都大幅领先,美的市场份额领先,但毛利率与海尔相差不大。
2.洗衣机市场占有率以及毛利率情况: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美的在收购小天鹅之后,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逼近海尔,毛利率已赶超海尔。
3.电冰箱市场占有率以及毛利率情况: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美的冰箱业务市场份额与海尔差距不断缩小,但是毛利率方面差距并没有缩小,海尔的领导者地位暂时还没有受到冲击。
4.小家电的市场占有率及毛利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