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率先提出2019年熊牛转折、一波三折,预判了春季行情和“倒春寒”
1.1、岁末年初以来,持续强调2019年行情处于熊牛转折期、一波三折、N型走势,一季度中、美股市迎来共振式反弹,前瞻提醒阶段性高点或在3月上旬。
1.2、2月28日报告《这个春天有点热》明确提出三月中旬前后将出现“倒春寒”,届时MOVE反弹动能透支,将有震荡。3月份持续提醒“倒春寒”风险。
2、展望:三月调整之后,行情将回归基本面,指数受压制,机会在结构
2.1、中国经济的现在和未来:现在仍处困境,未来在于开放和科创之路。
1)现在:二季度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延续,投资者对经济复苏进程的预期分歧加大。关注“当下基本面”的港股压力更大;而流动性环境改善背景下,更关注“未来基本面”的A股依然有结构性行情。
2)未来:开放和科创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之路,代替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20年一轮的增长发动机,受益于此,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战略机遇期。
2.2、全球资金配置的现在和未来:当前美股调整风险,未来全球资金增配中国
1)当前:美股高位震荡的风险提升。一季度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利多已反应,风险偏好有望回落,二季度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重回投资者视野。
2)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配置的新大陆(17.630,-0.09,-0.51%),投资者结构的国际化和机构化,有助于中国各领域核心资产的价值发现,赢家通吃、龙头溢价。
2.3、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在和未来:现在容易高波动,未来有活力、有韧性
1)当前:中国股市的散户占比高,证券化率偏低、居民对股市的配置比例不高,一旦风险偏好快速提升,就容易走“疯牛”模式出席,容易高波动。
2)未来:有规范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版慢牛、长牛”。中央对资本市场给予罕见的高度定位,科创板为代表的制度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走向成熟,持续推动创新、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机构化、国际化资金持续流入。
3、策略:重结构、轻指数;趁“倒春寒”为二季度布局,掘金科创和开放
1)牛熊转折期、底部区域,战略乐观、战术灵活。2)港股:防守反击,更重视核心资产估值和盈利的高性价比。3)A股:趁市场震荡调整持仓、精选结构性机会,首先,未来成长的确定性,精选新兴领域里具有“自主可控”核心竞争力的科创龙头;其次,政策的确定性,围绕“开放促改革”挖掘机遇。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美国加息及缩表;大国博弈的政治风险
正文
1、回顾:率先提出2019年熊牛转折、一波三折,预判了春季行情和“倒春寒”
1.1、岁末提出2019年中国股市步入牛熊转折期,N性走势、一波三折
20181216《山不转,水转》、20181223《华山只有一条路,走出险境须激活资本市场》、20190107《春天的声音,春天的升因》、20190114《中美携手反弹第一季,且共从容》、20190124《乍暖还寒,牛熊转折期要耐心踩准节奏》,强调2018年压制中国权益资产的“三座大山”2019年将迎来改变的契机,认为 A股将强于美股,强于港股;行情节奏可以参考2005或者2012、2013年“反弹-阴跌-反弹”N型走势,一波三折,要珍惜1季度的反弹。
A股2019年的运行节奏和背景与2005年以及2012、2013年的牛熊转折期有相似之处,市场的共性:1)估值历史低点但信心低、换手率低+股市政策开始积极+短期经济风险仍在;2)当年行情仍有困难和反复,N型波动、拉锯筑底;3)结构性机会增多,包括可转债市场、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公司、政策红利驱动型主题。
上述报告强调,对于长线资金,基于2、3年,2019年可能是新牛市的起点,正是播种未来的机会和希望的好时机,每一次市场短期的超跌都是长期的好买点。
在去年底投资者情绪悲观之时,我们发布了系列报告《华山只有一条路,走出险境须激活资本市场》、《春天的声音,春天的升因》等等,率先看好中、美两国股市一季度反弹,逻辑在于MOVE动力改善:Money货币、Oversea海外(海外货币政策、中美贸易)、Value估值、Economy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等。
1.2、前瞻性提出3月中旬前后行情将出现“倒春寒”
20190124发布报告《乍暖还寒,牛熊转折期要耐心踩准节奏》判断:此时,反弹的驱动力仍在,将继续MOV,也就是货币政策改善的预期、中美贸易谈判和解的预期以及估值的安全边际等因素,依然将继续支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至少有助于延续反弹,峰值有望在3月上旬,之后行情要看中美贸易谈判的最终结果。
2月28日,当市场情绪日趋亢奋之时,我们发布报告《这个春天有点热》明确提出三月中旬前后将出现“倒春寒”,届时MOVE反弹动能透支,将有震荡。(1)Money货币,2月金融数据增加3月份行情的波折。(2)Oversea海外,美股“利多出尽”的风险在加大,可能是3月份港股和A股震荡的风险源。(3)Value估值,便宜是硬道理,但是,涨的太快就是风险。海外投资者等机构投资者以及积极股市政策都推崇“慢牛”,“疯牛”会“吓到”外资和监管层。
3月报告《倒春寒时节,科创、开放打造行情新方向》《回归基本面,精选科创和开放的机会》持续提醒倒春寒风险。
2、三月调整之后,行情将回归基本面,指数受压制,机会在结构
2.1、中国经济的现在和未来:现在仍处困境,未来在于开放和科创之路。
现在:中国经济当前仍然处于增速下行期,老路走不通,宽松政策更多只是对冲,因此,这次经济复苏可能比以往更慢。二季度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延续,投资者对经济复苏进程的预期分歧加大。
过去10多年,每次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时候,中国最常走的稳增长之路就是货币政策“大水漫灌”配合着主动刺激房地产、鼓励居民加杠杆,进而盘活了土地财政、政府投资,实现信用猛烈扩张。
本轮总需求回升难度较大:国内社会环境制约以房地产为基础的刺激老路,影响经济增速的核心因素将从基建拖累转向地产下行;外部需求走弱,全球需求下行,叠加2018年下半年“抢出口”的效应衰退。从货币政策宽松到信用传导机制的改善还需要时间。
宽货币政策环境改善的核心在于更重视市场化的力量,改革开放、放松管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不是“大水漫灌”而是“一溪流水滋润万物”,从社融底到经济底可能要经历更长的时间。
因此,“当下基本面”的港股压力更大。业绩成为近期个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彭博统计,已经发布2018年年报且有盈利预测数据可参考的公司中,42%的公司盈利超预期,而58%的公司盈利低于预期。而流动性环境改善背景下,更关注“未来基本面”的A股依然有结构性行情。
未来:开放和科创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之路。老路走不通了,2019年是新的开始,开放、市场化、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代替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20年一轮的增长发动机,受益于此,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战略机遇期。政策从去年底开始转向,体现在:
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取代政府主导的粗放式投资刺激,推行减税降费、落实推进增值税改革,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普惠性税收免除等,降低企业的负担,从而,财政支撑起到激发市场活力、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科创板设立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新发展。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高水平制度创新”、“海南特区制度创新”等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全面开放、改革。
2.2、全球资金配置的现在和未来:当前美股震荡影响全球风险偏好,未来全球资金增配中国
当前,全球资金配置的主战场还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美股高位震荡的风险显著提升,会影响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和全球资金流动,进而影响新兴市场和中国股市。
如我们在《这个春天有点热》中的判断,“美股“利多出尽”风险在加大,美联储和非美央行态度转鸽,修复了美股的风险偏好,但是,改变不了美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