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投资者数据出来了。
个人投资者一季度持有A股流通市值14.38万亿(前值10.11万亿),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31.4%(前值28.7%);一般法人一季度持有A股流通市值24.16万亿(前值19.96万亿),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53.2%(前值56.6%)。
其他的,公募占流通市值4.3%,持股1.95万亿元,是比例最高的机构投资者。
其次是外资,持股1.65万亿元,占流通市值3.6%。
第三是保险,持有1.58万亿流通市值,占比3.5%。
第四是其他机构,包括私募,社保,财务公司,信托等等,总计占比3.8%。
这么看,除了一般法人外,个人投资者就是最大流通股持有人了,占比31.4%。
我觉得统计人数没有什么意义,统计市值才有意义。
在,个人持有流通股比例不到10%,机构超过90%,这就是中美股市及投资者结构的差异。
去年,个人投资者占比只有20%左右,如今到31%,应该是受股市上涨影响,又有一大批人重新进入股市,导致持股比例上升。
不过,4月上旬至今的一个多月,股市出现了不小的回调,上证从3288跌至最低的2838,跌了450点,跌幅高达13.6%。
一季度冲进去的个人投资者,很显然可能要承受调整的压力,不知道是否会退出股市。
根据我的经验,这批人不会轻易的离开股市,而是要像韭菜的方向发展,先是定一个解套出局的目标,然后发现怎么都无法解套,或者解套了还想玩几把,结果又套了进去,结果最终再也不想出去了……
想必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