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空中加油” 央行调高十大券商短融上限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上周五(6月21日),券商股大涨,中信建投(25.000,0.47,1.92%)、华林证券(19.630,0.75,3.97%)涨停;同花顺(101.000,-2.36,-2.28%)证券指数收涨1.18%,过去的一周累计上涨9.87%。

就在市场疑惑不解之时,当日晚间,中信证券(23.720,0.05,0.21%)、国泰君安(18.140,0.41,2.31%)、海通证券(14.260,0.04,0.28%)、华泰证券(22.850,-0.45,-1.93%)四家券商同时发布公告称,收到央行关于本公司短期融资券最高待偿还余额有关事项的通知,核准余额上限分别为469亿元、508亿元、397亿元、300亿元,合计1674亿元。

有人感慨,券商股大涨的原因终于找到了。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6月23日晚间,短融余额获得上调的券商再添一家。广发证券(13.950,0.22,1.60%)发布公告称,央行将短融余额上限提升至176亿元。此外,据券商中国报道,央行同一批共调整了十家头部券商短融上限,除前述券商外,还包括申万宏源(5.100,-0.04,-0.78%)、招商证券(17.090,0.08,0.47%)、中信建投、中国银河(12.180,-0.14,-1.14%)和中金公司。据其估算,十家券商的短融余额上限或不低于2800亿元。

数位非银人士表示,近期银行间市场出现一定的信用收缩现象。央行此举意在通过头部券商传导流动性,缓解市场风险。

券商常规融资手段

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短融和次级债,都是券商在进行日常经营时的常规融资手段。

近年来,由于券商大规模开展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等资金密集型业务,对流动性的渴求大幅提高,牛市期间尤为如此。而权益类融资工具虽无还本付息压力,但周期相对较长,因此短融作为一个灵活、快捷的融资工具备受券商青睐。

不过,券商发行短融的规模亦与市场情况高度正相关。市场走牛时,融资余额、约定式购回等业务金额都快速上升,券商发行短融的意愿较强,反之券商利用债务工具补充流动性的意愿也相对较弱。

东方财富(13.850,-0.20,-1.42%)Choice金融终端显示,2015年6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创下2.226万亿元的历史高位,多家券商2015年末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也明显增加。

比如,广发证券2015年二季度末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高达522亿元;中国银河和招商证券的这一指标均超过40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末,广发证券的应付短期融资款账面金额为193.97亿元,中国银河下降至61.25亿元,招商证券也只剩下244.75亿元。

相对应的,今年一季度末,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9132亿元,较2015年的历史高点下降约6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