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家上市的公司业绩的好坏?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经常看到券商的研究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
某某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15%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60.5亿元、80.0亿元,对应2019年-2021年PE分别为32.1X、29.2X和22.1X。
如此就对上市公司业绩作出判断,整个研报大部分是从假设、推演、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估值模型,财务分析作出定量分析结论。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分析判断,真的可以这样简单吗?如果其中的一个因子出现变化或者预估失误,结论会否呈现天上地下之区别呢?
业绩“好”与“坏”需要比较对比
任何一个既成事实,或者任何一个未来预期的“好”或者“坏”都是相对的,都有一定的参照物,经过与参照物的比对之后才可能得出好与坏的结论,上市业绩的判断也遵循这一普遍原则。
1、纵向自我比较
上市公司的发展一定是处于大的经济环境中,是一个随时在变化成长的经济组织。即哲学上讲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理论上讲前一分钟的A公司和下一分钟的A公司是不同,只是由于这个不同太过于细微,人类现在认知无法量化而已。
举例来说:一家上市公司去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短期业绩遭受重锤,每股亏损1元钱,今年每股盈利1分钱,纵向比较这家公司业绩就属于“好”的范畴。反之如贵州茅台,在今年1月份业绩预告中称,2019年营收同比增加15%,但是股价大跌5%,那这就业绩“坏”的表述,因为增速在放缓。
2、横向比较
第一点我们解释了自我比较,换言之溯源认为只要上市公司业绩在稳步的增长,每一季度、每一年进步一点就是业绩好的表现,就是好业绩。但是咱不能井底之蛙,还得和同行同类比较才能给自身以准确的定位。
如果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平均业绩增速为15%,而上市公司增速20%,这就是好业绩,反之纵使上市公司增速50%,但还低于行业均值增速,那也没什么值得骄傲。因为这个增速很可能不是主动努力所为,只不过乘上了行业、或者政策等方面的红利东风。
行业分析、企业生命周期分析避免对上市公司业绩判断不出方向性错误
判断一家上市公司业绩的方法是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但这些分析方法必须以行业分析为前提,如果投资者在不景气的行业360度比较分析,那大概率是不可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更不可能选择出满意的标的,换言之可以理解成为瞎折腾。
1、行业的发展周期
行业发展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果行业或者公司处于幼稚期或者衰退期,上市公司大概率是不会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例如:当前最强的风口人工智能,该行业目前处于幼稚期,从阿尔法狗到当前资金的蜂拥而入,各行业各公司都上马人工智能来看,行业的成长和成熟尚需时间,这些公司的业绩肯定不会出彩。同样的例如钢铁行业,这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不管投资者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照,业绩始终是以负数表示。
2、行业属性分析
行业属性分析,即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盈利周期分布。有些行业能快速产生利润,今天投入生产,明天就有可能产生利润,例如当前口罩生产,技术行业不高,只要原材料到位,今天调试机器,明天产出,后天就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带来盈利。但是有些行业和公司盈利周期相当长,见效慢。例如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电商,这些行业和公司的策略就是大势补贴拉人头,用户活跃数到达一定临界点后才会产生盈利,典型的京东、拼多多、360杀毒莫不如是此。
3、上市公司处于何种阶段
在一个朝阳行业,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大概率是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大量同质化的企业。但是总会有一个先后顺序,即使同一天成立的企业,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在同一个行业,有些公司处于成长期,有些公司还处于初创期。例如:2015年拼多多属于初创期,但同行业的京东和阿里则属于成长期和成熟期。
结论:知晓了两个比较分析方法,那接下来重点应该是在什么行业使用这个工具,同时要结合行业和个股的本身特质,综合分析之下,才能定性的确定哪些上市公司业绩可能“好”,哪些上市业绩可能“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