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短熊长是A股市场长期以来的标配特点,而从当前的行情来看,若A股再次出现牛市,恐怕依然难以跳出牛短熊长的窠臼,这是因为A股依然没有改变暴涨暴跌的特质。
形成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政策市特点突出;二、主力机构与普通投资者皆热衷于短线炒作;三、新股IPO定价不合理;四、一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以资本运作为主;五、A股市场缺乏成熟度;六、监管缺失等。
一、政策市
长期以来,A股的政策市特点一直比较突出,由于A股市场的发展需要配合宏观政策指导,所以政策决定了A股市场的资金流量,对居民存款、信贷资金与外资等流入流出股市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因此国内股市长期以来是一管就死,一放就狂,这一显著特点至今未变。
譬如2015年的股市暴跌、去年的3288行情的回落,以及当前的股市暴涨,都是政策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投机性强
由于中国股市发展周期短,金融投资普及教育程度低,风险教育不足,所以国内从主力、基金、机构到广大投资者普遍热衷于投机,而主力机构也借国内市场的高投机性长期割韭菜。
高投机性就会带来高波动率,容易导致市场的两极化,因为两极化会为市场带来最大的价差,利于主力机构获利。
由于股票上涨周期不断需要资金增量的推动,为了节约资金成本,为了调动投资者热情,只有加速大涨才能鼓励投资者的增量资金入市与筹码的锁定,这就容易导致A股快速走向泡沫化,而一旦泡沫破灭,主力机构就会处于长期套现与洗筹的过程之中,股市就会一路下行,且上方套牢盘一层叠一层,上行压力倍增,交易量持续递减,股市自然就会牛短熊长。
由此引发了关于机构与投资者群体问题的讨论,不少人认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数量偏少,普通投资者群体过大,这是形成A股牛短熊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以资本运作为主
由于国内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以资本运作为主,所以上市公司与机构之间形成了长期默契,导致新股IPO定价偏高,为机构与重要股东套现服务,所以大幅炒高股票之后,重要股东大都处于长期的套现状态,自然会带来牛短熊长现象。这也说明A股市场中多方套现情况比较严重,长期以投资者财富为餐,而不是以业绩增长回馈市场,A股因此长期牛短熊长。
另外,监管与市场之间长期脱节,且风控管理水平偏低等因素也是导致A股市场长期牛短熊长的因素,这也是当前A股市场不断加强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A股市场历史遗留问题多且复杂,如虚假包装、财务造假等等,这就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套利群体,这也是A股长期牛短熊长形成的主要原因。
综合来说,A股总的建设周期并不长,所以成熟度不够,这就导致全市场对股票的价值认知出现了偏差,市场长期以来不以价值为中枢,而以高度投机为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