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出现上、下影线是好是坏,怎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在K线分析中,投资者遇到上影线和下影线的情况最多,而关于上下影线解读大多流于流于形式上的就是论事。即上影线代表压力,下影线代表支撑,而事实的真相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任何一根K线只有将其置于具体的市场场景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解读,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生搬硬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咱详细聊聊上下影线。
什么是上影线,下影线?
在我们日常投资交易中,显示在我们交易终端的主界面K线图上,其柱状K线图上总是会出现上面有“辫子”,下面有“尾巴”的K线,这个“辫子”和“尾巴”就是K线。(如上图)
之所以形成上下影线的原因在于:在任何一个投资标的的交易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其价格的运行都处于相对理性和均衡状态,毕竟投资标的背后的实物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交易时段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投资的情绪可就没有这么相对的稳定,投资者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你做出非理智的决策,从而会在成交价格上出现极端的价格。而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这样就在某一投资标的全天成交明细上出现最高价和最低价这样的极端价格,上影线和下影线就此形成。
例如:昨天冲高回落的特斯拉,就留下了长长的上影线。
相反的下影线就是探低回升,空方力量衰竭,股价呈现V型反转。例如上证指数3月19日探低2646后开启反弹。
不同位置出现的上影线和下影线含义不同
我们知道,股票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筑底、洗盘、拉升和派发四个不同的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其上下影线反应的市场含义是完全不同,并不能用同一的公式来解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筑底阶段的上下影线
股票在筑底过程中,由于主力资金综合预判市场或将会出现不小的投资机会,在此判断下,会先有散户投资者入场买入。
但是筑底阶段的股票通常都是经历了漫长的下跌,持有筹码的投资者全部惨遭套牢,这些套牢的投资者已经忘记了账户密码。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稍微涨点,咱少亏当赢心态。
于是股价在机构的买入中,经常出现分时图上的脉冲,随后归于平静,散户在一次一次被套路之后,终于交出筹码。
这时出现的上下影线都不足畏惧,其实就是机构的吸筹伎俩。
2、洗盘阶段的上下影线
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主力机构随着时间吸筹动作逐渐完成,于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洗筹。因为在整个洗筹过程中,难免有散户跟风,有些散户甚至的误打误撞,这些筹码的稳定极差,一旦遇到风吹草动,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对于主力的拉升和运作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机构投投资者体量较大,转身较慢。这时就要想法将这些筹码给折腾出去。
同时那些万股分子,打死也不卖出的投资者,看见股价明显上升,亏损减少,由于害怕再次下跌也会交出筹码。
这里主力资金就是实现了两个目的。
一是清洗不坚定者;二是动摇套牢筹码。
通常这个阶段的上影线较多,下影线较少。这时上下影线最好的反着来理解,因为这是主力资金利用散户贪婪和恐惧心理在最拉升前的准备,一定要坚持住。
例如下图,东方财富这个特征就相当明显。
3、拉升阶段的上下影线
在拉升阶段,股价已经出现很明显的涨幅,股票也被市场投资者关注,其热度和与股票有关的题材和故事暗暗的在市场流传。
在洗筹和吸筹阶段幸运的和主力资金一同上车的投资者,这会已经获利不少,这部分投资者畏高,特别在老韭菜中这种现象很明显,他们的抛压会导致股票上涨受阻。
另一方面,在股票不断刷新前期下跌形成的一个一个反弹高点时,套牢筹码也不断涌出,这是主力就会尽量在前高附近做出上影线和下影线,目的就是让套牢者尽可能低的位置抛售筹码,从而减轻自己的成本压力。
这时,最经典的K线组合就是我们常说的仙人指路。
例如:赛微电子近期走势。
4、派发阶段
股票经过快速拉升之后,价格来到了距离底部很远的高位,通常与阶段性底部相比较,翻倍是最小的量度。
这是投资者已经失去理智,任何人都拦不住,我就是要买入,因为前面我已经错过了太多,这次出现下影线,上影线我绝不放过机会。
就在投资者的呐喊中,就在投资者终于下定决心买入之际,主力资金开始了出货周期。
这时的上影线的确系主力资金所为,股价只要上涨就卖出打压。而出现下影线,就停止抛售,散户的买入动作会让股价回升,整体上位置在一个均衡的价位上。
这就是分析师经常说的放量滞涨,此时应该回避。
例如:外股的这轮反弹,现在反弹到位,开启出货周期,其上下影线本质是出货。
综合分析,股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上下影线,关键一点就是要弄明白股价处于什么阶段,然后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机械记忆上影线是压力,下影线是支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