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的言论愈演愈热,但每次市场上涨后都会有一批踏空的人,这当中多数人会显得焦躁不安,觉得自己踏空了!其实,纠结于这个问题时已经犯了思维上的错误,如果牛市来了本就没有踏空之说,如果是真正的牛市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机会。
市场的走势是后知后觉的,券商板块翻涨一倍才能真正的确立牛市,目前只能说是构筑牛市的初级阶段,真正的牛市还没有到来,牛市的构筑主要分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构筑牛市的初级阶段
按照判断牛市的基本标准,券商首先要翻一倍,俗称权重塔台。这个阶段一般是大市值的券商领涨,接着银行、保险、煤炭、有色等低位二线蓝筹补涨。
这个阶段普通散户要远离小市值题材股,特别是成交量小于5000万的低价股,完全没有必要跟随。因为,此时大资金都在蓝筹上怼,小市值如果不是以上题材相关的品种,根本没有资金关照。股票大众的资金在哪里,就会涨哪里。
最好的持股方式是以趋势持股权重金融为主,短期可根据均线判断,不破5日线不卖;中期不破20日线不卖,甚至可以加仓。
主升牛市中期阶段
等到券商板块翻涨一倍之后,市场会进入题材唱戏机会,这个阶段券商已经大涨,大盘的指数估计在4000点左右。因此,4000点是牛市起点的言论,虽然诙谐,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个阶段证券等权重板块以盘整为主,持股不会亏钱但利润对比题材会缩小很多。因为市场情绪一起来,大批散户入场生怕买不到股票,一般开盘就顶板,抢着买入。这个阶段只要不是改变基本面的利空,基本低开都是机会。
题材分类太多了,科技股、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等,所有题材都会轮动一遍。
筑顶牛市末期阶段
牛市末期题材股率先出现见顶信号,体现在题材个股出现连续跌停,刚开始不会出现恶劣的连续跌停的情况,人气股的连板力度下降。此时券商为主的权重还会维稳指数上涨,当券商为主的权重开始下跌时,题材才会出现想出也出不来局面,可参考2015年牛市结束的行情。
实际上,这有点类似题材周期的炒作,只是牛市把周期放大了。题材周期炒作的逻辑,首先也是龙头率先上涨,然后中军挺进,相关题材补涨。在题材周期结束之时,跟风盘中先杀跌,最后才是龙头见顶。
那么,我们熟悉牛市的规律之后,普通散户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持股证券等到牛市结束,稍微有经验的股民中期可尝试做题材。
这一轮牛市或许不一样
这一轮牛市与前面对比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第一是注册制的实施会加剧基本面良好的品种强者恒强,而业绩垃圾很可能会被资金抛弃。另外,创业板开始实施20%涨跌幅先之后,短线炒作力度会下降,整体以业绩趋势持股为主。
因此,在这段时间对于研究短线打板的投资者,是一个不错的适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