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后买入并非为了降低成本,也跟着事儿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本质上,除权除息都会导致股价的下跌,有的投资者想等待除权之后在买入,这并非为了什么降低成本,或许是为了避开除权除息带来的股价下跌,也或许是想要在除权除息后,获得填权的超额收益。
用当前的公司情况距离,比如用友网络这只股票,在5.19日的时候进行了除权除息,每10股派现金2.6元,每10股送转股比例3股,依照5.18日的收盘价50.03元/股计算后,5.19日的开盘价就成了38.19元/股。
首先,除权除息前买入的利与弊。
这在K线图形上看,如果是前复权,那就没什么关系,股价也会自动折算,图形也不存在巨大的跳空缺口,但是在不复权里,K线就会形成巨大的缺口,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股价直接从前一日暴跌而下,如上图所示。
简单看一下在除权除息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比方说你持有A公司10000股,每股20元,就遇到了上述用友网络的除权除息比例,那么你这1万股送转的就是3000股,你的持股就变成了1.3万股,同时,每股派2.6元,那么1万股的现金分红就是2600元,这笔钱会直接到你的账上。
但是,因为除权除息,结算之后的股价因为股份变多,故而股价将会下跌,所以除权除息在更多的普通投资者看来,这并非很划算的事情,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变化,这么说吧,上述20万市值的股票,那么在股票变成1.3万股之后,你的对应股价也就成了15.38元,所以前一天20元的估计跟第二天15.38元的股价会出现巨大的缺口。
其次,为什么人们要等到分红之后再去买?
除了现金分红的税收之外,你实际上没有成本优势,比方说我是在15元买入的A公司股票,而你是在20元买入的,那么对我来说,既拿了分红又多了股票,重点是我具备成本优势,就算股价变化了,我也没什么损失,但是对于你来说,刚好就是20元的成本,除权之后的股价成了15.38元,你还有优势吗?
所以只要你不是持有某股票具备明显安全边际,那就真的没必要在除权前夕买入,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填权,同时,也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在短期内做到填权。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分红之后买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要获得短期填权行情带来的超额收益,特别针对一些优质公司,他们分红很大方(也或许股息率不高),因为公司质量,其股价能够快速带来填权行情,如上图所示。
所以,在规则内去寻找变通之法,对我们的投资本身就有一定好处,不同情况下的应对之策自然各不相同,有时候我们刚好就遇到了填权行情,也有时候我们很长时间都无法遇到,但是针对于分红之后去买入某股票以谋取超额收益的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公司估值在除权除息前或许是高估的,除权除息后根本就没有实质变化,其股价依旧是高估的,又如何能够在分红后获得高收益呢,又哪来的什么降低成本一说呢。
换言之,我们依旧需要对即将买入的公司进行深度分析,看其行业赛道是否足够长,公司经营的产品是否受到消费者欢迎,公司财务数据是否健康,公司当前估值是否处于合理状态等等,唯有分析清楚之后,你才能够以投资者的身份,拿住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