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公司+农户”让贫困群众收入稳定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甘肃精准扶贫专项: 公司+农户 让贫困群众收入稳定

据南方贷款小编了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农村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亟待补齐。甘肃省58个片区贫困县和17个插花县,有101万户、417万贫困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6%。如何帮助4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是甘肃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面临的最艰巨任务。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举 。2015年省财政厅与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既是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也是金融扶贫的一大创举。自去年7月启动实施以来,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金融扶贫从 大水漫灌 变为 精准滴灌 ,财政扶贫从 输血 变为 造血 ,破解了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探索走出了 财政资金撬动、金融保障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政府责任联动 的新路子,取得了政银互动、银企双促共赢、产户双惠同富的综合多元效益。


有了精准扶贫贷款,脱贫致富 我能行!


小桥流水、曲径画廊,绿荫掩映下,红顶白墙的民宅四周鲜花盛开 行走在临夏县掌子沟乡达沙村,四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偏僻小山村散发出的勃勃生机。


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屋内,50岁的马所飞有感慨道: 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 马所飞有是达沙村七社的一员,2015年之前,七社的25户人都住在山区,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马所飞有的记忆里,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 盖房子,山上的老屋塌了盖,盖了塌,塌了再盖 最终,钱花完了,生活依然在最初的贫困中。


2015年初,临夏县整合资金,实施易地搬迁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的生活困难。


生活安定了,贫困农民想发展产业,却苦于没有资金。


这一年,马所飞有通过申请,拿到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元,成为村里第一批拿到该项贷款的贫困户。不久,马所飞有曾接受过拉面培训的儿子在西宁开了一家牛肉面馆,当年获利3万余元。


生活的转机让马所飞有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在村干部的帮扶下,他自己流转了40亩土地种植当归,保守估算,今年当归收获时,他的家庭收入状况将有较大提高。


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农民马彦刚一家是该村有名的贫困户,今年23岁的马彦刚上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常年患病的父母,下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两年前,马彦刚的孩子在出生后不久被查出脑出血,使这个贫困的家庭彻底陷入绝望。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到来,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带来曙光。


经过一番规划,马彦刚用5万元买了4头牛、6只羊,发展养殖业,去年以6800元的价格出售了一头牛犊,今年还可以再卖3头,6只羊也繁殖到了20只。马彦刚家的小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说: 以前家人总是愁云满面,现在精神头可足了。


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新集镇赵牌村的卜国玉从事起布鞋加工,刘坪乡张寨村的高中斌在县城开了电焊铺 在全省各地,贫困户自主发展的事例不胜枚举。


对有经营能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快捷高效地将贷款直接发放到户。一年来,我省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动力被大大激发,多形式、多渠道的增收手段在全省遍地开花,种植、养殖、开店做生意 [ 1 ](来源:南^方^财^富^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