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贷款的时候,如何评价他的信用问题?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刚在和人聊天的时候发现其实许多人都因为错误宣传的原因对金融系统当中的“信用”有很严重的误解。你看见的老赖在金融系统中很可能比从来没有任何违约的你的信誉要更好。因为信用贷款的核心从来不是你有没有过违约记录,而是你有没有支付能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月薪一万,跑去银行说你从来没违约记录,信用状况良好,银行可能贷100万给你吗?当然不可能啊。因为在金融系统里你就是一块月入1万的资产,你的信用再怎么良好,你的价值上限就是每月一万,所以你的信用价值最多也就是10万。

现在来了一个老赖,他在各种小贷里面拼命借钱,拿了100万,全部换成现金让他爹去买了套100万的房子。他被各种小贷起诉,进入了金融系统的黑名单。但是借此他间接持有了一套100万的房子。

现在你和他都得了同一种病,需要100万去国外治病。你和他同时跑去银行,你觉得银行会借钱给谁?当然是那个老赖啊。因为你月入1万,是没有100万的支付能力的,万一病没治好,银行借你的钱就变坏账了,所以他肯定是见死不救啊。但是那个老赖可以拿他间接持有的房产让他爹去抵押,换100万来救命啊。

所以在金融系统里评估一个人的信誉,前提或者说核心从来不是看一个人有没有过违约记录,而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偿付能力”。你信用记录良好,但是收入是零,那么你的信誉依旧是零。他信用记录极差,但是手里只要有资产,资产值钱,他就依旧有“信用”,能拿到钱。只要他有资产,他就依旧有“信誉”。

这个现实其实是和我们之前的正能量宣传是相违背的。当然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人会做出各种非常不道德但是从经济“利己”的角度却正确的选择。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开车撞死了人,他面前摆着两种选择,一种是回家卖给自己儿子买的房子赔钱,他以后就没房子了,但是信用记录能维持良好;另一种是他做老赖,让儿子继续持有房产。

你如果从金融的角度去评估他的信誉价值,那种做法才能让他维持更高的价值呢?

其实一目了然。这也是金融系统在道德设计上的一种“天然缺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