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银行贷款利率要低点就要强制买保险呢?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同样是一笔贷款,但不同银行有不同价格,即贷款利率,这不仅与贷款行资金成本有关,还与不同贷款方式的风险差异有关。
大家知道,我国银行业虽然正在转型,但目前经营利润对于存贷利差的依赖仍然十分严重。四大国有银行2018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净利息收入5725.18亿,占营收74%,建设银行净利息收入4862.78亿,占营收73.8%,农业银行净利息收入4777.6亿,占营收79%,中国银行净利息收入3597.06亿,占营收71.4%。四大行净利息收入均超过七成,与国际发达银行业相比,几乎刚好相反。而国有银行在存款利率上,定期存款比基准利率上浮一般在20-30%,3年期维持基准利率标准,即使大额存单上浮也在50%以内。但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地方性小银行存款一般上浮40-50%,大额存单甚至直接上浮55%。所以,国有银行在资金成本上占了很大优势,它的贷款利率也往往比其他小银行低。
但是,贷款利率不仅关系利润,还关系到风险覆盖问题。在理论上,资金违约风险越高,意味着使用成本会越高,贷款行只有以推高成本来覆盖未来可能形成的损失风险。比如信用贷款,包括信用卡,由于无抵押或质押物,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很可能造成呆账损失。因此,常见的信用贷款利率一般比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利率高,信用卡逾期利率更是日万分之五,年利率超过18%计算利息。
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有时为了降低贷款利率扩大市场占有,但又要有效控制风险,也就提出强制购买保险的要求。这类强制保险的贷款,多见于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或有抵押物的商业贷款。一般包括个人意外险和抵押财产保险,实际上是给贷款上了一道保险。因为当借款人出现人身意外致残或死亡时,或抵押物意外损毁时,毫无疑问贷款会面临严重违约风险,这时通过保险公司的赔偿作为还款来源,不仅大大减轻了借款人压力,也有效保全了银行资金安全。贷款预期风险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即贷款利率也就下来了,就是这个道理。但作为借款人,也可以通过保费和贷款利率综合测算资金成本,提前与他行贷款利率对比,择优而选之,千万不能被名义利率给忽悠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