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网友或亲友问,有没有什么笋盘?有笋盘可以介绍一下。
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第一反应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为好。思考两秒钟后,只能说好啊好啊。
因为笋盘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而且负责任的说,我自己买过的房子中买到所谓的低于市场价多少的“笋盘”比例其实非常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往往没买过房的人或买房不多的人,总以为我买房经验丰富一些,能有一些什么笋盘之类的,其实碰到低于市场价9折以下笋盘的这种机会很低。
先来介绍一下笋盘的定义,笋盘是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名词。
以前指的是这种现象:业主愿意无偿“赠送”自己的房产,一概不要所付的首期款和按揭款,如果新业主看中了自己的房产,立马可以过户,只要愿意继续按揭完房贷即可。
实际上所谓的“赠送”是不存在的,只是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或者业主手头紧时,有些业主不想再供房,就会以低于市场价好几十万或几百多万的价格出售房子。
"笋盘",取意"竹笋",就是形容这楼盘发展空间像竹笋一样,可以一夜大发啊!笋盘是什么意思?"笋盘"是来自粤语的说法,形容很好,很有利可图!
看完了笋盘的定义,其实就明白了,真要碰到低于市场价9折以下的笋盘,一年也碰不到一两回机会,就算有这样的机会,也未必第一时间能赶到现场拿下。所以,我对这类真正低于市场价多少折的笋盘也从来没当回事。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心里的笋盘有有以下几种,其中第一二种是我最常用的“笋盘”选择。
1、在市场启动初期从容买入。这时候满地是笋盘,只要价格不是特别离谱,只要业主肯卖,你买入就是笋盘,坐等升值就好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底,深圳楼市就处在这么一个阶段,甚至有些业主之前卖了一段时间的房子,你买了,他还很感谢你,终于有人接盘了。
2、在市场启动之后,利用海浪楼市研究体系中的比价理论、轮动效应,找到暂时被低估的物业从容买入。市场启动之后,轮动效应其实也很明显,最先涨的都是热点片区的刚需房、学位房等,大户型往往涨在后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笋盘”选择。
所以,我曾在2015年4月后,即开始布局大户型,采取先买后卖的方式,把手中的刚需户型置换成大户型。2015年5月,也有网友在我的轮动观点的影响下,放弃热点片区前后海宝中,去当时才开始启动的布吉等片区去布局,后面果然收益远超同期买入前海、宝中的涨幅。
3、楼市平淡稳定期,发现被低估的区域,买入后等待价值重估。2016年325调控之后到现在,深圳都是这样的整体平淡稳定期,但其中也不乏香蜜湖、后海这样的结构性行情机会。2016年325之后,我一直主张买入优质物业,就是看中优质物业在楼市平淡稳定期价值重估、补涨的机会最大。
4、市场调整期出现降幅较大的二手房,敢于买入,只要市场接下来平稳向上,这就是笋盘。325、10.4两次调整之后,我都第一时间在海浪知识星球及会员群里说,只要有10%幅度的调整,可果断买入。
5、真正被限价的新盘,抽奖式的开盘可能会买中。真正被限价后低于市场价较多的新房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价值,完全值得买。不过每次到了新盘限价的阶段,其实也就到了每一轮上涨的中后期,而这个时候我基本上早已经布局完毕,应该买的、应该卖的都早已经执行到位。所以,每次限价阶段的抢房大战我都没有参与,2011-2012年之间是如此,2017-2018年之间也是如此。但之前错过启动期的人完全可以参与。
6、真正便宜市场价10%以的物业我基本上没碰到过。这种机会,只能说可遇不可求,一年也碰不到一回,真有这样的机会多半地产中介内部就消化了,消化不了的,外流出来也是手快有手慢无,既然有能力把握前面四种笋盘的机会,我就从不指望这种笋盘了。
看到这,你就应该明白,如何把握笋盘的买入机会了,与其如守株待兔般的等待第6种笋盘出现的机会,不如平时稍多花点时间,了解一些楼市规律,前面4种笋盘机会才是你可以主动掌握、从容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