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月基本养老金还包括过渡性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期限×1.4%。
举个例子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养老金的金额大约为2660元。
对于个人养老金部分,它是根据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积累总额来计算的。在这个例子中,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总额是273700元。而计发月数则根据退休年龄有所不同。所以,个人养老金的大致数额就是273700元除以170个月,结果大约是1610元。
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也就是2660元加上1610元,总计大约是4270元。这个数字确定了每月可以稳定获得的养老金收入。
要提高养老金待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努力:
一、增加缴费年限
延长缴费年限: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满15年,但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缴费时间。缴费年限越长,你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避免断缴:在缴费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断缴,以免影响缴费年限的累计。
二、提高个人缴费基数
升职加薪: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可以直接增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好好工作,抓住每一个可以升职加薪的机会。
增加额外收入: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兼职、创业等方式增加额外收入,进而提高缴费基数。
三、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
不要提前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有一项“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而定的。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就越少,相应的你每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退休时间:在考虑退休年龄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家庭需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