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老金并轨之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会有哪些变化?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大家都知道2024年10月份,养老金并轨,单位事业人员和企业人员一样,都是统一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了。那么并轨之后,他们两者之间的养老金能相差多少呢?差距会不会进一步缩小呢?
关于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国家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这10年是如何计算养老金的呢?
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养老金并轨,为此,国家设置了2014年—2024年10年的过渡期。10年过渡期内的退休中人,采用新老方案结合的方法计算养老金。10年过渡期内,新方案计算高于老方案部分,每年增加10%。具体增发方案如下:
第1年: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发给10%;
第2年:2016年1月~2016年12月,发给20%;
第3年: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发给30%;
第4年:2018年1月~2018年12月,发给40%;
第5年:2019年1月~2019年12月,发给50%;
第6年: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发给60%;
第7年: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发给70%;
第8年: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发给80%;
第9年:2023年1月~2023年12月,发给90%;
第10年:2024年1月~2024年9月,发给100%。
那么10年过渡期结束,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呢?
跟企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养老金的计算采用统一的公式,那就是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固定的,每个退休年龄,有固定的计发月数)
那么养老金并轨之后,单位事业退休人员也采取这样的计算方式,那么和企业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会不会进一步缩小呢?
其实是会缩小的,毕竟事业单位也是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他们也一样交的多,才能领得多,交得少也就领得少。那么对于事业单位,那些职称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高,所以他们的养老金必定也会高,对于那些养老保险缴纳少的,那么养老金自然也不会高。
不过,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即便是他们缴纳的基数再低,也都是按照自己实际的工资为基数进行缴纳的,这一点比企业人员就有优势,企业人员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缴纳的,另外他们工作稳定,养老保险没有断档,缴纳的年限长,自然到手的养老金也就高,但是企业人员工作不稳定,养老保险断档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这个程度上,还是会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得到的养老金要少。
不管怎么说,2024年10月,养老金并轨之后,是会进一步缩小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单位人员之间养老金差距的,但是由于缴纳的年限和缴纳社保的基数高低问题,他们之间的差距还会存在。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