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每月3500元,在不同地区涨幅不一,为何不能平等待遇?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2024 年养老金的调整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围绕 7 月份公布具体调整和增加方案的可能性来确定的,而 5 月份的全国调整通告很有可能公布,我们就会知道今年全国平均增加的比例是多少。
2020年至2023年的增幅分别为5%、4.5%、4%和3.8%,今年的增幅比例会继续下降吗?可能性不大,即使下降,幅度也不大,预计 2024 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增长比例在 3.6%至 3.8%之间。
对于月收入 3500 元的养老金领取者,可以增加多少?如果全国的涨幅是 3.7%,那么一个月薪 3500 元的退休人员每月能增加 129.5 元(3500*3.7%)吗?其实不然,3.7%只是全国的平均涨幅,各地区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从定额增加、与缴费年限增加挂钩、与月基础养老金增加挂钩、向高龄老人增加倾斜等多方面进行统筹测算。
有两件事是肯定的。
首先,即使今天领取的养老金与在世时的养老金相同,每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养老金实际增加额之间的差额也几乎不可能相同。
其次,不同地区的养老金领取者增加的金额相差很大。例如,如果同一个人目前每月领取 3500 元养老金,那么上海的养老金领取者不可能增加 150 元以上,而河南的养老金领取者可能连 110 元都不会增加,相差 35%以上。
以 2023 年上海和河南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假设张三和李四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 30 年,每月领取养老金 3500 元,张三在上海退休,李四在河南退休。
在不考虑年龄达到工龄增加额的情况下,张三的月增加额为 154 元,李四的月增加额为 109.5 元,每月相差 44.5 元,每年相差 534 元。
在增加工龄百分比的情况下,假设张三和李四都符合增加工龄百分比的第一级年龄标准,每人每月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再增加 25 元,则每月仍有 44.5 元的差额。
因此,退休金相差不大的养老金领取者在不同地区会得到不同的增加,有的地区增加得多,有的地区增加得少,哪些地区增加得多?
有两类地区的增幅更大。
首先,这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除了例子中提到的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也较高。
二是享受特殊方案的地区。西藏、新疆、青海等地,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很一般,但当地养老金的发放和涨幅均居全国前列。究其原因,是当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比较艰苦,我国为了鼓励人们留在当地为当地的建设做贡献,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高养老金。
另一方面,增幅相对较小的地区当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平均收入较低,无法享受优惠方案,主要以东北、中部和西南地区的省份为主。
问题是,为什么不同地方公布了不同的养老金调整方案,2024 年能否在全国统一调整方法,使每月领取 3500 元养老金的人获得同样的增长。
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养老金增加的幅度主要取决于领取金额在当地区的位置;如果 3 500 元低于当地区的平均养老金,那么增加的幅度就会比较高;如果接近当地区的平均养老金,甚至高于平均水平,那么增加的幅度就会比较低。上述增幅最高的两类地区实际上也是遵循了这一逻辑。
事实上,无论是西藏还是青海,享受特殊方案地区的养老金领取人数都相当少,总人口也不多,养老金增幅最高的主要是第一类地区,即经济发达地区。
广东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自然拥有大量养老金领取者。上海和北京都是拥有 2000 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老龄化程度高,退休人员也多。当地物价的上涨推高了居民的普遍收入水平,同样是 3500 元,这些地方的实际购买力明显低于物价,平均收入较低的地区,要多增加一点才能覆盖每年增长的生活成本。
更重要的是,高收入意味着当地职工的高缴费水平。以上海为例,今年最低缴费基数为7310元,这意味着上海职工至少要按照7300多元的基数缴纳养老保险,而在其他地区,最低缴费基数往往不到5000元,如河南仅缴纳3579元,不到上海的一半。
缴费基数高,意味着在职职工为养老保险基金多缴费,地方社保资金充裕,有实力给养老金领取者多发钱。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