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的有关事项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如何处理?发生工伤就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具体如何办理的?随社保网小编来看看。
如何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申领是很多劳动者比较关心的话题。
工伤赔偿标准,即依法为受伤职工及其亲属制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工伤赔偿项目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若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承担。对劳动者来说,无论用人单位是否购买工伤保险,只要能够认定为工伤,均能享受工伤待遇。工伤待遇依据伤情程度而有所区别,部分项目的赔偿金额每年都在更新。
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如何处理?
1.对职工来说,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给自己缴纳工伤保险,都可以按照正常流程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完成上述两步后便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向用人单位主张的工伤待遇。
2.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做完后,全部工伤待遇均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保经办机构依法追偿。
3. 没有未缴纳工伤保险,由社会保险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钱。
4.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法规的法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可以做工伤认定吗?
当然可以做工伤认定。很多职工因为自身法律知识欠缺,或者受用人单位误会导致,以为用人单位没有给自己缴纳工伤保险,就不可以做工伤认定。事实上,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给受伤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都不影响工伤认定。只要满足双方确实存在劳动关系,且职工受伤符合工伤的认定条件(工伤认定条件在本文开头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就可以认定工伤。
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职工就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并不是这样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法定,工伤待遇包括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和用人单位支付的部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那么全部工伤待遇(包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应该由用人单位支付。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即使未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职工也享受同样的工伤待遇,只是此时全部待遇都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发生后的处理流程
1. 前往参保地工伤定点医院就医。
2. 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3. 向劳动能力鉴定委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 向社保经办机构申领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
5. 向用人单位主张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待遇。若用人单位未购买工伤保险的,所有工伤待遇都应向用人单位主张。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可提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