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来临,为了保证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劳动人员的劳动权益,发放一定的高温补贴作为炎热工作环境下的劳动津贴,多个省市公布了高温补贴发放新规,确定了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时间。那么浙江哪些人可以享受高温补贴呢?哪几个月可以领取高温补贴?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3年浙江高温补贴标准及发放时间是怎么样的?
一、浙江高温费标准
根据有关法规,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
二、高温补贴的领取人群
判断是否属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有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算。分别是:从事露天岗位工作;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方法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前者一般包括建筑工人、交警巡警、环卫工人、户外线路检测人员、仓库搬运工等;后者一般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具体需要看工作场所的温度。像一些工厂的铁皮厂房,里面若温度超过33℃,也应发放高温补贴。
三、高温补贴福利
1、达37℃以上,下午暂停工。
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当日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39℃以下(不含39℃),全天户外露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12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不含37℃),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2、孕妇工作环境不能超33℃。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33℃以上的作业场所工作。
3、工作中暑致其死视为工伤。
劳动者因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引起中暑,经省卫生有关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中暑死亡或者中暑后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综上所述,浙江高温费标准根据劳动者具体的工作环境不同,也有所不同,最高可以发放225元每月,最低也有145元每月。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发放高温补贴,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监察部门进行举报。
二、浙江哪些人可以领取高温补贴?
高温补贴的领取与工作环境相关,如果你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包括室内和室外,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领取高温补贴。
根据有关法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度以上高温天气,在室外露天作业的,以及室内工作场所不能采取有效方法将温度降到33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
三、浙江高温补贴发放时间是几个月?
各大省市高温补贴发放的时间和周期是不同的,综合30多个省份高温补贴发放情况,高温补贴发放时间和周期是4月份到10月份,最长7个月的高温补贴。
有些省份夏季时间比较长,从4月份开始就发放高温补贴,发放周期是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比如海南省4月发放高温补贴,累计发放7个月,每天10元,每月领取300元高温补贴。
重庆和福建是从5月开始发放高温津贴,发放周期是5月份到9月份,累计5个月的高温补贴。
四、防暑降温费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有关法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防暑降温费(下称高温津贴)。在没有法规之前,高温季节加班可暂不将这部分津贴计入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但必须按照加班时间折算另行支付高温津贴。同时,用人单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工的,也要依照法规支付高温津贴。由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在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就业,因此其高温津贴应按小时折算支付。 此外,凡是工作时间在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引起的高温中暑,都属于工伤,经认定后,应享受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法规支付费用。
以上就是浙江高温津贴发放标准的全部内容,如您还想了解更多五险一金专业资讯,欢迎关注社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