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向来被视为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事实也确实如此,工龄长的人退休时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当然,养老金高低还与缴费档次和地区有关,但没人能够否认工龄的重要作用。
工龄与缴费年限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需要说明的是养老保险领域的正规讲法是“缴费年限”,大家之所以喜欢用“工龄”指代“缴费年限”是因为遗留问题。
因此,对于1992年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同样重要,都会在养老金的核算与调整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用工龄替代缴费年限虽然不够精准但更容易理解。
不过,社保制建立起来之后就不同了,虽然工作但不缴费的年份不会核算进养老金里。
各地工龄单价差异很大,哪些地区长工龄最划算?
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有一项叫作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的部分,对于1992年前参加工作的人而言也可以理解为挂钩工龄增加额。退休时大家的缴费年限已经确定下来了,每年调整的多与少只和工龄单价有关,不同地区的差距是很大的。以2022年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看看哪些地区的工龄值钱,哪些不怎么值钱。
1.每一年工龄单价相同的地区
全国31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差别最大的应该就是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了,有的地区每一年工龄单价相同,还有些地区工龄越长单价越高,先来看看统一单价的地区。
北京应该是这一类地区中工龄最值钱的了,2022年每一年缴费年限价值3元,属于非常高的水平了;贵州省、青海省和重庆市紧随其后,每一年可以增加2元。
最低的是海南,2022年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为每一年可以获得0.5元的增加额,只有北京的六分之一;还有不少地区是每年增加1元。
同样是30年工龄,北京退休人员2022年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为90元,海南只有15元,差了6倍之多。
2.工龄单价不同的地区
全国31地中差不多有一半地区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是根据缴费年限长短划分为不同档次的,同样存在一定的差距。
江苏省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法规15年以下部分每一年增加1.4元,16年至25年部分每一年增加2.2元,25年以上部分每一年增加3.8元。江苏方案的中位数为每一年加2.2元。
浙江方案为15年以下部分每年增加1.5元,15年至30年部分每一年增加2.5元,30年以上部分每一年增加3元。浙江方案的最高档次工龄虽然没有江苏值钱但中位数却达到了2.5元。
新疆方案为15年以内加1元,15年至30年加2元,30年以上加4元,同样属于比较高的。
甘肃方案中15年以下部分统一加28元,超过15年部分每一年增加2.4元;安徽方案15年以内部分统一加32元,超过的每一年增加2.1元。
比较特殊的是西藏方案,不按缴费年限分档,根据退休人员所在地区的艰苦程度分为三档,二类地区每年增加1.5元、三类地区每年增加2元、四类地区每年增加2.5元。
比较低的地区是四川省,2022年养老金方案中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分为两档,15年以内部分每年加0.6元,超过15年部分每年增加1.7元。
还是以30年工龄为例,甘肃省退休人员2022年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可以达到64元,四川省退休人员则为34.5元。
根据以上介绍,以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为基础可以得出北京的长工龄退休人员最划算,30年工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最多,达到了每月90元,处于第一档。
甘肃、安徽、贵州、青海、重庆、浙江等地30年缴费年限获得的这部分增加额在每月60元至65元之间,每一年的平均价值在2元以上,处于第二档,也算比较高的。西藏比较特殊,二类地区退休人员30年工龄可以获得45元增加额、三类地区可以获得60元增加额、四类地区可以获得75元增加额,中位数可能为每一年价值2元。
由于养老金调整方案是有延续性的,所以2023年各地基本上会沿用2022年的老方案,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以上提到的几个地区工龄越长相对而言越划算,能够获得更多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工龄值钱并不表示当地的养老金增加额一定很高,还要看定额增加额、挂钩养老金基数增长比例等其它增加项是如何法规的。
比如,上海2022年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里每一年工龄只值1元,30年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这部分只能增加30元,但上海方案的定额增加额达到了60元,挂钩基数增加额为1.9%,均高于绝大部分地区,这使得上海退休人员整体的养老金增加幅度位居全国前三。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广东和山东等省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