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公布2023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给今年养老金调整定下了三个基调,同时各省市围绕这三个基调制定调整方案并报批。一是整体上涨幅度3.8%;二是确定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案;三是继续强化挂钩调整比重。
那么,有退休人员咨询,养老金上涨3.8%,工龄15年-40年涨多少钱呢?上涨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下面带大家一起去正确了解一下。
养老金上涨因人而异
我们退休人员已经迎来了养老金连续19次上涨,但不管怎么涨,其养老金调整模式一直很固定,也就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是从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进行的。定额调整体现公平公正,同一地区调整标准一样;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也是激励在职人员多缴费、长缴费而多得养老金;倾斜调整体现适当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给予倾斜照顾。
而对于养老金上涨,特别是今年第一次上涨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多数误认为涨钱就是养老金乘以3.8%,其实不对的。养老金上涨3.8%,只是全国退休人员平均涨幅,也就是说个人养老金涨幅,有的人会高于3.8%,有的人会低于3.8%。
实际情况是,每个人的工龄、养老金水平、年龄、身份、退休地都不一样。因此,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所上涨的养老金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养老金上涨因人而异。
工龄15年-40年涨多少钱?
根据2022年养老金调整平均水平来看,人均定额41元,人均养老金挂钩比例1.3%,人均工龄挂钩单价1.6元,人均高龄为70岁-80岁40元左右,80岁以上60元左右。
由于今年养老金上涨比例下降0.2%,经测算,今年大致人均定额40元,人均养老金挂钩比例1.27%,人均工龄挂钩单价1.5元,人均高龄为70岁-80岁39元左右,80岁以上59元左右。
工龄15年-40年,在人均情况下,养老金水平在1200-6000之间。为了让大家理解测算过程,假设有退休人员3人。
1、高某,工龄15年,养老金1200元,年龄65岁。那么高某可以上涨养老金为40+15×1.5+1200×1.27%=65元,上涨幅度为5.4%。
2、杨某,工龄30年,养老金4000元,年龄65岁。那么杨某可以上涨养老金为40+30×1.5+4000×1.27%=135.8元,上涨幅度为3.3%。
3、王某,工龄40年,养老金6000元,年龄65岁。那么王某可以上涨养老金为40+40×1.5+6000×1.27%=176.2元,上涨幅度为2.9%。
以上是从人均角度进行演算的,工龄15年-40年涨钱65元-176元,也就是说工龄长的人,在养老金调整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涨钱会更多。但是具体每个退休人员,还是要根据地方调整方案进行调整补发,因人而异。
综上所述
养老金上涨3.8%已公布,意味着调整补发即将开始了,单从人均调整来看,工龄15-40年会涨65-176元。由于每个省的调整重点不同,具体每个人涨幅都有差距,但是总是工龄长的人,养老金高的人,涨钱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