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出生,在事业单位退休,工龄41年,养老金能有多高?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通常情况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在办理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有高有低的,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是比较低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对来说要高一些,那1963年出生的人,在事业单位退休,工龄有41年,养老金能有多高呢?
第一,1963年出生的人,办理退休的时间都是什么时候呢?
根据年龄来说,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因为性别和岗位不同,所以法定的退休年龄也是不同的,比如1963年出生的事业单位人员,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是55岁,而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岁。
如果是1963年出生的男性,那么退休时间就是2023年了,如果是1963年出生的女性,那么退休时间就是2013年或者2018年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公务员是可以申请提前办理退休的,比如工龄满30年或者工龄满20年但距离退休时间不满5年的公务员,都是可以申请提前办理退休的。
第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从什么时候开始缴费的?
在2014年10月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开始调整,在调整之后,事业单位的在岗人员就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与此同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发生了调整,在2014年10月份之前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是按照老方案计算的,而在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就会按照新老方案对比的方式计算,而对于2024年10月份及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就统一按照新方案计算了。
在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调整之后,在岗人员的职业年金也开始缴纳了,缴费比例是12%,其中单位承担8%的比例,个人只需要缴纳4%就可以了,而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后,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不仅有养老金,还会有一笔职业年金的待遇的。
第三,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工龄都是如何计算的?
与企业退休人员相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工龄也是包含两个部分的,分别是实际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不过,因为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刚调整不久,所以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都是比较长得,在2014年10月份之前的工作工龄,都是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工龄的计算上,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计算方式是相同的,两者并没有其它的区别,不过相对来说,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要容易认定一些,一方面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实际缴费年限短,如果不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话,可能连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都达不到,另一个方面是事业单位的档案材料都比较齐全,所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时要轻松一些。
第四,工龄有41年,在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能有多高呢?
从养老金的待遇上来说,事业单位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养老金的待遇是由多个因素确定的,工龄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缴费指数,退休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确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考虑到的。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养老金都是比较高的,一方面是工龄比较长,另一方面是平时的缴费基数都比较高,而视同缴费指数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差的情况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是普遍较高的。
比如工龄有41年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计发基数高的地区办理退休,养老金是能够达到上万元的,而在养老金计发基数最低的地区办理退休,每月的养老金也能够达到4000元左右。
由此就可以看出,工龄有41年的情况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是比较高的,最少也是在4000元左右的水平,而通常情况下,养老金多是在6000元以上的。
第五,工龄与养老金的高低,关系究竟有多大?
一般来说,工龄越长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也是越高的,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一般养老保险每缴费一年,养老金的待遇都是能够增加100元左右的,如果平时的缴费档次是在100%左右,那么每缴费一年的养老金就能够增加130元左右,而对于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养老保险每缴费一年,养老金的增加金额是比较高的。
因为目前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长,所以每缴费一年养老金的增加金额都是在150元以上的,通常都是在200元左右的,比如工龄有41年的情况下,养老金大多都是在6000元以上的,通常都是在8000元左右的。
总结来说,在1963年出生的事业单位人员,工龄有41年情况下,养老金通常都是能够达到8000元左右的。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社保相关内容欢迎关注社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