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养老金调整消息更新!公务员是否和职工一起调整呢

发布时间:2023-08-20 11:55:54 来源:网络投稿

4月28日养老金调整消息更新!公务员是否和职工一起调整呢?社保网小编整理了最新资讯。

今天是4月28日,也是五一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明天开始进入五天的休假,如果人社部依然没有公布养老金调整消息的话,那么本月就不会公布了。

查询人社部网站后发现依然没有更新消息。不过,下个月公布消息的概率很大,到时候就能知道2023年养老金的平均调整幅度了,是否能维持住去年4%水平值得关注。

很多人好奇公务员的养老金是否和职工一起调整,关于这点现在就能给出确定的答复,先介绍一下公务员养老金的特殊之处。

2014年开始并轨,十年过渡期即将到来

很多人都说公务员不缴纳养老保险,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是不全面的。

2014年前公务员确实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退休金的发放渠道与职工不同,并不走养老基金,而是由财政资金直接拨付,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双轨制”。

2014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启动养老金“并轨”工作,公务员和职工一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缴费方法上由个人承担一部分,单位缴纳一部分,比例上和各地职工养老保险一样。

考虑到刚开始缴费导致很多公务员个人账户里没有什么钱,为了平稳过渡便设置了10年过渡期,公务员也被分成“老人”、“中人”和“新人”。

公务员三类人三种养老金计算方式

2014年以前退休的为“老人”,这一部分公务员在并轨前已经退休,不受方案影响,他们的养老金按照老方法计算,也就是主要和退休前的职务级别挂钩,和缴费高低无关(原来不缴费,想要挂钩也没法挂钩)。

“新人”指的是2024年,也就是过渡期过了以后退休的公务员,这部分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完全和职工一样,主要与缴费年限、每年平均缴费金额相关。当然,工作时的职务级别越高工资越高,缴费自然也多。

不过,以前那种临近退休前火速“提拔”以增加退休金的方式越来越不管用了。

最复杂的要数“中人”了,他们是在2014年并轨启动后到十年过渡期未满时退休的公务员,养老金计算方式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保低限高”。

具体来说,先按照老方法计算一个结果,再按照新方法结算一个结果,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果老方法算出的金额高,那么就以老方法为依据发放养老金;如果新方法算出的金额高,那么将多出的部分分摊至十年过渡期里,每年给予差额的10%直到和新方法算出的金额一样为止。

明年将是十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5年以后就不存在“中人”了,之后所有的退休公务员都是“新人”,只按照新方法计算发放养老金。

退休公务员和退休职工一起调整养老金,调整比例较低

养老金并轨后体制内工作人员退休后与企业职工在同一个材料下调整养老金,这一点从人社部的消息中就能看出。

比如,2022年有关消息,开篇就写明了“从2022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没有针对公务员群体公布新的消息,所以关于这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公务员是跟着企业职工一起调整养老金。

至于调整比例我可以告诉大家是低于平均水平的,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于当地平均水准,咱们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有一个特点,基数越高上调比例越低、基数越低上调比例越高。

我以上海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予以说明。

去年的上海方案中固定增加额部分为60元,一年工龄增加1元,挂钩养老金基数上调比例为1.9%。

假设企业退休人员张三原来每月养老金为4000元,拥有35年的工龄,2022年能够获得的养老金增加额=60+1*35+4000*1.9%=171元,增幅比例为4.28%,比去年全国平均4%的上涨标准要高。

另外一位公务员退休人员李四原来每月养老金为7000元,同样工作了35年后退休,2022年能够获得养老金增加额=60+1*35+7000*1.9%=228元,增幅比例为3.25%,不仅低于平均上涨比例,涨幅比例比企业退休人员张三少了24.1%。

不过即便如此,从增加的绝对额来看退休公务员李四比张三要高,这使得调整后两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了,这可能就是很多群众不太满意的地方。公务员的养老金基数高,哪怕增幅比例小在高基数作用下实际获得的增加额比企业退休人员要多,这么一来双方之间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差距永远不会缩小,只会越拉越大。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于较高水平,2014年后开始缴费,每年缴费金额自然也是高于平均水准,再加上几乎不可能出现断缴情形,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也就比大部分企业职工高了。至于是否合理,只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了。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社保网了解更多社保资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