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养老金上涨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养老金

发布时间:2023-08-19 18:53:44 来源:网络投稿

2022年养老金上涨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养老金?下文就随社保君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员工的退休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月数(计算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人口平均寿命确定。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是195,55岁是170,60岁是139,不再统一是120)

基本养老金=(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 1%=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 1%

类型: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缴费年限下,基础养老金的水平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其实际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史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所以在养老金的两次计算中,无论什么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是无限期要求的。只要领取者生存下来,他就可以享受每月的养老金福利。即使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他也会继续按照原来的标准计算缴纳基本养老金。而且,个人养老金会随着社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逐年增加。所以,活得越久,能得到的就越多,绝对比交费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设男性员工60岁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员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当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平均个人缴费基数为0.6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4000元 0.6) 2 15 1%=480元。

当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4000元 1.0) 2 15 1%=600元。

当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4000元 3.0) 2 15 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的,

当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4000元 0.6) 2 40 1%=1280元。

当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4000元 1.0) 2 40 1%=1600元。

当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4000元 3.0) 2 40 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是指去年你按照1000的基数缴费,而社会平均工资是2000。那么你现在的指数是0.5。计算年平均值很容易,然后你就可以计算出你想要多少养老金。

拓展知识:个人养老保险有什么作用?

个人养老保险的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承担下列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在养老金领取期内,可获10年固定年金,如果被保险人在固定年金期间身故,其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可由其法定继承人)可继续领取至10年,保险责任方告终止;

如果被保险人领满10年固定年金后仍健在,则可继续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保险责任方告终止;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费缴费期内身故,可按要求领取死亡退保金,保险责任终止。

个人养老保险费缴付方式可按月、季、年交付,亦可在投保时一次性缴清,每个被保险人月交保险费不得低于20元,年交保险费不得低于200元。

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分别为50、55、60、65等四档,投保人可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档次。被保险人交付保险费满2年,如有急需,可凭单证向保险公司申请借款。

借款金额不得超过保险单现金价值的70%,借款期限不得超过7个月。借款本息在借款到期时一并归还,逾期不还,借款本息达到退保金额时,保险效力终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