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养老金调整在即,但没实现统一方案,全国统筹后会实现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6:33:11 来源:网络投稿

5月26日消息,各个省份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当地的实施的方案。按照统一部署,7月底前本次调整的养老金要发放到位的。相信很快退休老人们就能够领到今年调整的养老金了。

从2021年底开始,我国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保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调整等方案,按理说会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不过,退休养老金待遇调整的全国统一调整方案不能操之过急。

目前,全国各个地方的养老金水平相差很大。全国养老金最高的西藏自治区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突破了5000元,北京市、上海市、青海省养老金水平已经突破4000元。但是全国还有10个省份养老金水平不足3000元。根据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保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是13157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是56481亿元,人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达到了3577元。如果全国统一方案的话,可能对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必须要慎重过渡。

各个地方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历史区别很大。这几年尽管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但是各个地方的养老金调整方式差异太大了。比如说北京市,根本就没有按月基本养老金比例挂钩的调整部分。反而是对养老金水平高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的钱数略低。对于养老金水平低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较高标准养老金。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的实现。

山东省对于在上年度年满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退休老人,根据往年的养老金倾斜调整方案积累的额度,企业退休人员(非一次性补缴参保人员)会额外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的基本养老金。像这样的方案在上海市、安徽省、新疆自治区等地也是有的,但具体的标准不一样。

如果实施全国统一的调整方案,确实有关历史性的方案会变化太大,肯定是需要逐步过渡。

实际上,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的方案,具体实施会有五个统一。即统一养老保险方案、统一基金收支管理方案、统一建立中央和地方支出分责机制、统一经办服务管理和信息系统、统一建立省级有关部门考核机制。统一养老保险方案中包括了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缴费基数、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待遇的基本项目待遇的调整等方案都会统一。

今年的我国养老金调方案中已经确定,地方要安排一定资金对今年新增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支出给予一定的补助,这实际上也是对一些地方通过公布方案造成养老保险基金增收减支的一定负责方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