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每个月养老金能领取六七千元,而有的人每个月只有几百元。今年的养老金又能涨多少?其实只要明白这几个问题,就可以知道养老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如果正在参与社保没有退休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养老金。
马上就到6月份了,往年6月份都会公布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也就能知道自己的养老金能上调多少。
根据相关部门的声明,我们可以知道今年养老金将会实现18连涨。那么这一次养老金的上调,究竟是如何调整的呢?
养老金的调整与这几方面有关
按照往年养老金上调的规则来看养老金的上调还是分三个部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还有倾斜调整。
定额调整其实主要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只要在同一地区,那么养老金都调整同一个金额。
所以说定额调整主要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有关。因此这就出现了有些地方定额调整50元,而有些地方定额调整只有十几二十元,而这主要是取决于当地的工资水平以及生活消费水平等等这些方面有关。
挂钩调整
挂钩调整主要与两个方向挂钩,第一就是社保的缴费年限,第二就是社保的缴费基数。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你社保缴纳的钱越多,那么挂钩调整中享受的福利待遇也就越多。你社保缴费的时间越长,那么挂钩调整中,你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我们再举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像一些城市与缴费年限挂钩法规,缴费年限在15~20的,每增加一年缴费,那么每月的养老金就可以增加三元。
如果缴费年限在20~30年的,每增加一年缴费,每月的养老金就可以增加5元。
如果缴费年限超过30年的,每增加一年缴费,每月的养老金就可以增加8元。
从这里我们也就看得出来,如果缴费年限越长,那么挂钩调整,最后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比如缴费年限只有16年的,那么每月的养老金只能增加3×16=48元。而如果缴费年限为35年的,那么每增加一年,每月的养老金就可以增加35×8=280元。
除了与缴费年限挂钩之外,还与缴费基数相联系,如果你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越高,那么倾斜调整中所上调的幅度也就越大。
比如有些人每年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加起来只有2000元,但是有些人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的总金额加起来却超过1万元。而这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他们选择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不一样所导致的。
同样在退休之后,养老金的上调也与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有关。比如说缴费基数只有两三千的养老金,上调每月只能涨10元,如果养老金每月缴费基数是最高规格的,退休后每月养老金能上涨50元。
也就是说,挂钩调整当中缴费年限以及缴费基数,能影响绝大多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如果这两种效果全部叠加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一个人他的缴费年限长达三十几年,并且都是按照最高基数进行缴纳社保的,那么退休后他每年养老金上调的幅度都会比普通人大很多。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养老金每年都能上涨两三百元,而有些人养老金每年只能上涨几十元。
然而同时满足缴费年限长且缴费基数高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一些非私企单位,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事业编制,公务员等等这些人员。
可以直接这么说,影响养老金差距的主要是缴费年限以及缴费基数。当然对于上年龄的老人来讲,影响养老金的确实还与年龄有关。
倾斜调整
倾斜调整,可以简单地说,主要与年龄,还有工作退休时的环境,以及退休时的身份有关。
倾斜调整,分为高龄倾斜,边远地区倾斜。
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在重庆市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法规:对于1953年年底及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养老金。对批准的艰苦边远地区的人,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养老金。(有些地方是对艰苦边远地区进行划分一类二类艰巨边远地区,所上调的养老金数额有所差距)
高龄倾斜确实是年龄越大,所倾斜调整的金额也就越多。
我们可以以北京市去年的方案为例来介绍,高龄倾斜调整。
年满65岁到70岁退休的老人,每月增加30元。
年满70岁到75岁的退休老人,每月增加40元。
年满75岁到80岁的退休老人,每月增加50元。
年满80岁及以上的退休老人,每月增加60元。
从这些我们就可以发现,高龄倾斜确实是年龄越大,调整的金额也就越多。在高龄倾斜调整这一块,山东省每年的调整方案都能让人耳目一新,年龄越高,退休金上调的金额也就越多,这不愧为礼仪之邦,尊老爱幼的美德体现的淋漓尽致。
今年的养老金又能上涨多少?
有些人可能觉得根据有关信息可以知道去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的缺口就达到了6900多亿,可能今年上调的幅度将会有所下降。
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根据,反而在今年养老金的上调方案当中,很有可能要高于去年。
养老金的上调是根据《社会保险法》,在第18条法规:我国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应该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以及物价上涨的情况,适当的提高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养老金上调的幅度可能要比去年还要高。
但是无论养老金怎样上调,它其实都是跟着当地的社平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水平来变化的。也就是说,养老金就是为了保证退休人员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