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寿险改革期的中国平安,近日波折不断。
先是市场传闻称,银保监会正在调查中国平安的房地产投资,并已令中国平安停止出售另类投资产品。中国平安对此回应:“我们的投资一直以来严格遵守监管的相关规定,我们不评论无事实依据的市场传言。”
但8月31日,中国平安A股跌破50元,报收49.90元,盘中一度跌至48.88元,创下近4年新低;H股报收60.4港元,跌3.82%,盘中一度下挫8.2%。
屋漏偏逢连夜雨,8月31日晚间,中国平安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旗下金融壹账通(OCFT.US)被指财务造假。截至9月1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报收51.49元,H股报收61.6港元。
其实今年以来保险股集体受挫,只是中国平安表现尤为惨烈——A股下跌已超40%,总体市值跌破万亿;H股下跌超30%,目前市值在1.11万亿港元左右。
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平安寿险改革行至中途,新业务发展进入一段异常艰巨的时期,代理人团队规模收缩,带来了新业务价值下跌、保费规模下降等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中国平安还在投资上踩雷华夏幸福。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已进行减值计提359亿元,占华夏幸福风险敞口的比例在60%以上。
股价一路下滑的中国平安,又遭遇了大股东减持。6月份,中国平安最大的单一股东卜蜂集团宣布减持约1.83亿股,套现了接近140亿元;中国平安的十年铁粉、私募大佬、深圳同威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李驰清仓中国平安,更是直击散户心理防线。
8月26日,中国平安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同时发布了股票回购计划,将用50亿到100亿公司自有资金回购A股。中国平安管理层还承诺对本公司股份进行增持。
但从后续的股价走势及市场消息来看,大家似乎并不买帐,中国平安还平安吗?
踩雷华夏幸福,业绩受影响
中国平安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77.88亿元,同比增长2.0%;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818.36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05亿元,同比下降15.55%。
从中国平安近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变化情况来看,从2020年开始,中国平安营收增速大幅减缓,净利润出现负增长;2021上半年,净利润跌幅扩大到15.55%。
财报解释称,上半年公司营运利润以及净利润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
据悉,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人寿及平安人寿一致行动人平安资管共计持有华夏幸福9.8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19%。而华夏幸福正深陷在巨额融资和债务危机的泥潭之中,其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华夏幸福的融资总额达1876.19亿元,未能如期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高达691.66亿元。
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359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8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61亿元。
中国平安联席CEO姚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拨备占所有风险敞口比例达60%以上。目前中国平安在河北省政府的带头牵动下,与华夏幸福一起进行风险防范化解方案,会根据下半年情况调整拨备计提计划。
姚波还透露,如果剔除掉华夏幸福减值计提的影响,中国平安净利润同比增长14.74%,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3%。
不过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处于寿险改革期的中国平安,重要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显现颓势。
中国平安致力于打造“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旗下子公司及业务众多。
分业务条线来看,2021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净利润292.56亿元;财产保险业务实现净利润107.41亿元;银行业务实现净利润101.91亿元;信托业务实现净利润12.53亿元;证券业务实现净利润16.77亿元;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净利润50.78亿元;科技业务实现净利润26.44亿元;其他业务及合并抵消28.35亿元。
保险业务依然是中国平安的基本盘,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尤为突出,对整体净利润的贡献过半。
但从各业务板块数据变化来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下滑趋势明显。
2021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494.95亿元,同比下降3.2%,净利润297.85亿元,同比下降35.1%。半年报解释,主要是受新业务增速下滑、保单继续率波动、去年同期新冠肺炎疫情下客户理赔减少带来的赔付差较高等因素影响。
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年化营运ROE也表现不佳,为35.0%,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其余条线如财产保险业务、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科技业务,年化营运ROE均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