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老金调整计划已经公布。
根据数据显示:养老金持续上涨已经连续17个年头。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比往年多了,有的人感觉少了呢?
今年4月份人社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里表示养老金调整水平为4.5%,比去年要少了0.5个百分点。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养老金是上调了,但是上调幅度比往年要少。
对比2020年度养老金5%的增长幅度来说,今年的调整幅度确实下降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拿到手的养老金就比去年少,而是说没有去年增加的多。大家不要把概念混淆了。
养老金是如何调整的呢?有什么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养老金的调整主要有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调整三种。
定额调整:跟你是多大年龄没有关系,跟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多少也没有关系。
比如:A是退休老师,今年定额调整为每月增加30块。
B是普通退休职工,今年定额调整还是每月增加30块。
所以,定额调整没有职业,基础的区别,大家都一样。
挂钩调整:这个才是真正影响最终养老金多少的核心
所谓挂钩调整就是跟你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和缴纳基数大小有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你缴纳的养老保险时间长,缴纳的基础高,那你最终拿到的也多。
倾斜调整:对特定的部分人员给予适当倾斜的调整
这部分主要涉及到高龄倾斜(70—74)、(75—79)、(80以上)三个区间,越往上,调整的力度也越大。边远地区倾斜、企转干人员倾斜。
所以,对于养老金的调整来说,即使你的上涨幅度多,但是由于你基数少,最终拿到手的肯定要比基数多的要少。这个也不用觉得不公平,其实按照上面三个条件结合来上调的方式已经很公平了。差距肯定是存在的,之所以不断调整就是在照顾各方面。努力缩小这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