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后,工龄的长短是否影响养老金的多少?有什么依据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工龄这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一种说法,所谓工龄,简单来说就是自职工跟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在养老金并轨之前,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工龄的长短跟养老金息息相关。对那些在2014年9月之间办理退休手续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他们养老金有多少是直接按照在职工资一定的比例进行发放的,这就是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

一般情况下养老金替代率大概在70%~90%之间,具体比例是多少关键要看大家工龄的长短,工龄越长比例越高,工龄越短比例越低。

比如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寄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按照这个规定,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退休之前的工资都是5000块钱,A的工龄是36年,B的工龄是25年,那么A每个月可以领到的退休金就是5000×90%=4500元;而B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是5000×80%=4000元,相当于两者差了500块钱。

由此可见,对那些在2014年9月之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工龄有多少跟大家的养老金确实是息息相关的。

不过对于企业职工或者那些在2014年10月份之后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其实养老金的多少跟工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大家需要自己缴费,缴费越多领的养老金越多,缴费越长,领的养老金越多。

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从2014年10月之后,随着养老金的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要像企业职工一样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对应的你缴费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自然会更高。

所以按照目前养老金的总体情况来看,养老金的多少,主要跟大家的缴费年限还有缴费基数有关,跟工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比如A和B都是企业职工,同样是在深圳办理退休手续,A工作了40年时间,平均每个月缴费只有200块钱,缴费指数是0.6,那么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大概是4082元;而B工作了30年时间,平均每个月缴费达到1200块钱,缴费指数是2,那么B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大概是7877元;

相当于B比A工龄少了10年时间,但养老金却比A多出了3800块钱左右。

由此可见,对企业职工或者那些在2014年10月份之后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养老金的多少跟大家工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跟大家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关系。

当然如果大家缴费基数都一样,那么工龄越长对应的养老金肯定会越高的,毕竟按照目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只要大家跟企业签署了劳动合同,那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就必须给大家缴纳养老保险,所以工龄越长的人对应的养老保险缴费也会更多一些,如此一来,养老金只会更多一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