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妈打来电话,说老家那边可以一次性补交15年养老保险了,要交90000元左右,男性到了60周岁,女性到了55周岁的时候,可以每个月领到1100元,而且还会逐年增高。
她想给自己和我爸都补交一份,问问我的意见。
因为涉及到父母养老的大事,而且金额也不小,我也格外的重视,翻阅了很多资料,也问了一些在社保局的朋友,才把这件事情弄清楚了。
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的话,各个地方补交的额度不一样,这与当地的工资水平和自己选择的交费等级有关系。而且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福利。
那么选择一次性补交9万元的养老保险划算还是自己把这些钱进行理财,到时候来给父母养老划算呢?
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有这9万元,在银行存成定期或者进行理财的话,收益的话每年能达到5%左右。
而养老金每年也会有个5%的涨幅,基本上也属于稳定的状态。
那么在第8年的时候,通过养老保险领回来的钱和选择理财投资挣到的本金加利息是一样的。那么8年以后领取的钱都是额在外赚到的。
从电话里可以听得出来,我妈很想来交这笔钱。
刚开始我还想劝说下他们,毕竟一次性投入的话两个人在一起要18万,那么短期内的生活水平肯定会有些影响。
但我后来一想,还是让他们来补交下养老保险,我自己也再出一部分钱。
因为毕竟是一项福利,虽然现在出这么多钱,但到时候领取8年后,投入的钱也全部回本了。
让我下定决心,觉得要补缴的是它能够让父母更加的舒心。
虽然现在大部分儿女都比较孝顺,也经常会给父母一些钱零用,生活上他们基本上也不愁。
但是多数父母是不好意思开口向儿女要钱的,因为她们怕给儿女添麻烦,增加压力。
如果到了他们退休的年龄,每个人每个月都能够稳定领个1100元的生活费,这会让她们心里很踏实,不会有压力,心情也会非常愉悦。如果换作是我们自己到了,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了?
因为到了时间点,他们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觉得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而不是让子女花钱照顾自己。
有时候我们不应该把眼光都放在投资收益上,而是也要关注下老人们的心理感受。有退休金的老人,生活幸福感会更强。
一旦他们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后,我们的压力也会小一些,也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想通了之后,我就让我妈把她和我爸的都补交下,我也给她转了5万块钱。我妈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
也有很多人想要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这个需要看下当地方有没有这样的政策,包括交多少,也是需要以当地社保局发的为准。
比如青岛市的额度等级从100元到12,000元,河南省是200元到5000元,宁夏自治区是从100元到3000元不等。
一般这一政策实际上指的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民,并不一定特指农民,包括城镇没有交纳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也可以。
在这里,也来表达下我的建议:
1.如果你所在地,有一次性补交社保的政策,那么你可以尽早来补交,毕竟是一项惠民政策;
2.在父母养老问题上,除了钱,也要考虑下父母的感受,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看看什么样的方式比较适合他们养老;
3.不管是否有一次性补交社保,都要提前预留好父母的养老金,要规律化地及时给到父母,让他们宽心生活。
你所在的地方可以补交社保吗?如果交的话,一年要交多少,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