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刚到某医院签订了普通门诊统筹医疗协议(见附图)。根据规定,医保门诊报销比例为40%,起付标准是1200元,和题目中的报销比例有一定差异,这应该就是医保改革的一部分吧,各地政策可能不太一样。
最近,关于医保改革的话题成为热点,因为这涉及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都很关心,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1、门诊诊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以前职工医保参保后,医疗费只能住院才可以报销,后来为了方便一些慢性病患者,又推出了特殊医疗证,持特殊医疗证的患者到门诊就医也可以按住院比例报销,特殊医疗证制度可以说是一次进步,因为它方便了普通老百姓就医报销,也减轻了医院的床位紧张状况。
现在推出了门诊医疗纳入统筹的政策,可以说是医保改革的又一进步,这让像我这样偶尔到门诊看一下病,并不需要住院的人,也能够享受医保报销的福利。
但是目前报销比例只有40%,而且起付标准是1200元,门槛显得高了一点,我认为,降到和住院同等的报销水平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可以鼓励大家尽量不去住院,让可住可不住的人在家里接受治疗,避免了医疗资源紧张状况。
2、单位交纳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虽然具体政策尚未见到,但是据说这次医保改革中,单位交纳的医保费用将不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只有个人交纳部分,相当于大家医疗卡里的钱今后会变少。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单位交纳部分主要是用来统筹的,但也是按照个人工资比例交纳的,如果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交纳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和个人工资挂钩。这样看来,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不只要改革报销比例和范围,也应该随之改革保险缴纳体系。
这样单位就可以根据参保人的年龄和工资水平调整个人医保账户交费额度,毕竟个人医保卡的资金也是一种福利,不应该随意减少,更不能被剥夺。
3、关于医保卡内资金的使用
这次医疗制度改革后,医保卡内的资金使用范围扩大了,原来个人医保卡里的钱只能本人使用,改革后可以为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交纳医疗费用,据说还可以用来交纳医疗保险费用,我认为这一点是最受欢迎的。
总之,这次医保改革从整体上来说方便了参保者,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单位交纳部分不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这一点有损参保者的实际利益,我认为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