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并且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这个合理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举双手赞成给农民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待遇。
我单位的一个同事今年5月份办理了退休不到25年的工龄,每月的养老金1400元左右。一次聊天时她抱怨说
“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每年都得交社保,到头来才领一千来块钱太少了。”
我说道:“你们已经挺不错的了,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每月才领100来块钱了(居民养老)”
她说道:“谁让他们命不好当了农民,没有出来上班啊”
说实话,我心里已经怒了,但是嘴上什么都没有说,现在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和大家聊聊关于农民的问题。
咱们新中国发展的这70多年,农民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和牺牲,难道现在因为生活好了都已经忘记了?远的咱们不说,我就说说我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讲到的事情。
老一辈的农民经历了集体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在集体经济前提下,农民没有土地,没有决策权、经营权,一切生活全部依附集体,完全丧失了发展空间。并且国家为了工业发展利用“剪刀差”低价收购工农产品,最大空间的压榨农民的价值。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分配原则是“交够国家的,交够集体的,剩下的才是社员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甚至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有甚者还会欠集体的。到后来实行“分田到户”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主权,可是一年到头农民还要交“公粮”。
在新中国发展的头几十年,都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换来了我国工业、科技的发展。可现在城里的人们在领取着高额的退休金时,嘲笑农民“命不好”,真是让人寒心啊!为广大农民感到不值。
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好了,通过各项发展农村的利好政策,农村也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职工在退休后的各项保障都已完善,并逐步提高,虽然这十几年间农村也开始实施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农民发放的基础养老金真的是太少了,最低养老标准甚至已无法满足正常生活开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达到60岁以上的老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要求国家一下子提高农民的养老待遇也不现实。但是还是希望农民的养老待遇可以逐步向职工靠拢,让同样为社会做贡献的农民也可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