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险打折扣,对车主来说已经形成消费习惯了。但是这个折扣市场非常乱套,有各家险企的优惠折扣,也有车险业务人员个人的内部折扣,还有一些诸如代销渠道如4S店所谓的返券等各种优惠活动。这使得车险市场形成了恶性竞争,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同时,也使得一部分从业人员为了获取业务而隐匿一些不利条款从而欺瞒消费者,让行业声誉受损。
实际上,监管机构也多次出台文件要求整治行业乱象,情况还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好转。目前正经能享受优惠的渠道有这么几种:
针对上年度未出险车主的优惠。为了鼓励车主和驾驶人遵守交规,文明驾驶,监管部门规定,不同保单年度未出险的车主在下一年续保时可以获得相应的折扣。比如,个人5座私家车,交强险首年保费是950元,首年未出险,次年续保价位855元,依次类推第三年为760元,第四年为665元,最低下限也就这个标准了。商业险也有相应的折扣。
不同保险销售体系的优惠。如上所说,车险的销售渠道也有各自的折扣,比如,保险公司的电销渠道有,合作的4S店有,合作的保险代理公司有,还有一些业务人员为了获得保单,也会降低自己的佣金来返利给车主。这里面有些操作是合规的,但是保险公司或保险从业人员通过返利给客户来获取保费,是违规的。所以,现在监管机构也采取了让车主实名认证、自助缴费的方式来打击这种违规行为。
这些优惠折扣,从理论上来说,保险公司的直销渠道的会比较少,而中介渠道的机会要高一些,但是最终都是保险公司在服务,所以,要不要优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个人认为,险企报价上能体现的优惠就要,而不应主动向业务人员索要,一方面是违规,另一方面他们也提供了服务,将心比心,这也是他们应获得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