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社平工资为基数缴费,退休后可以拿相当于社平工资的养老金吗?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养老保险是如何设计的?有人说,如果按照社平基数缴费,退休时拿社平工资的养老金。

这是把我们的养老制度过于简单化了。我们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的时间不一样长,只是交的基数一样高,也是不能同等待遇的。

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等于本人的实际缴费基数÷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的所有历年平均值。

如果我们都是按照社平缴费基数进行交费的话,那么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这样我们基本养老金交多少年退休待遇,就可以领取百分之几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了。

可以理解为,缴费40年退休,待遇只有40%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这只是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它的计算方法并不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它是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如果60岁退休是139个月。

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每个月按照缴费基数8%的比例进行划入,以前的时候有11%的情况。不过个人账户,每年是按照记账利率计发利息,由于记账利率赶不上工资增长率,所以总是会相对贬值。

最理想的状态下,就是记账利率等于工资增长率,这样才能够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

按照8%的划入比例,理想状态下,每交费一年可以领取0.6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年也就27.63%。

所以即使我们交费40年,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非常高,能够改善工资增长率,退休待遇也只能领取67.6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正常来说,能达到60%就不错。

按照这个水平,要想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养老金,社保至少要缴费60年。

但是实际上,我们社保交费计算的缴费基数是应发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我们平时要扣掉养老金、医疗金、失业金、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但至少要扣掉15%到20%。所以,我们拿到手的工资也应当是80%到8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这样算起来,缴费40年,我们可以拿到79.5%到84.5%的原到手工资。而且由于我们不在上班,就没有为上班的日常消耗了,比如一些交通费、午餐费、服装费等等,所以,退休的生活水平基本不会有多大变化。这也是我们国家设置的目的。

国际社会就是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到80%,退休待遇就会满足原先的生活水平需要了。当然前提是你领的工资就是跟真实的缴费基数有关系。

实际上我们工资越低,养老金的替代率就越高,这样相同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提前退休,或者少交几年保险了。比如按照60%基数缴费,40年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95%,如果达到42年,替代率成了百分之百。

也就是说我们原先按照3000元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每月实际到手工资是2550元,缴费42年之后退休待遇也是2550元,这样就形成了退休待遇和工资不变化的特殊情况了。可是,真正有谁能缴购42年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