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退休金政策明确指出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一般在60岁以后就能领取。而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需要到65岁以后才能领取。能领取退休金的对象只能是企事业单位职业工人。
在我国农民是指长期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脸朝黄天背朝土,一辈子和农田、耕地打交道,简简单单、纯纯扑扑,挣多少吃多少,一年的生计完全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累死累活,耕地一年不能增收2000元,从来没有向政府要过一粒粮、一分钱。
那么农民该不该有退休金?
从我看来,农民应该和城市人一样,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领取退休金,农民辛苦一辈子不能到老了,仅靠几十元的养老金过生活,而且这几十元的养老金也无法保证农民的晚年生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专家指出农民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并非个人选择的,而是由国家统筹安排的。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是扩大农业生产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从一般的理解上他们应该和城里的企事业员工一样在退休后享受到一定数额的退休金,而实际上,农民付出的劳动力是最多、收入却最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民不是一种职业。
目前我国的乡村振兴有一项就是培养职业农民。那么即然是一种职业,未来我们的农民朋友就可享受中央实行退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