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从2018《中国人口展望》获悉,2017年我国老龄化程度达1.6亿(占全国总人口比11.4%),而到2033年老龄画程度将达左3亿(占比21%),到2050年可能突破4亿(占比28%),到2058年达到峰值约4.4亿。
这个意味着什么?
我国的社保养老金体系基本上是以同时代的年轻人供养老人的模式。以如今社保上交每月约1400元为例,交足20年社保的退休金大约是年轻人缴费社保的2倍,约2800元/月。也就是以2个年轻人交的社保供养一个老人。
可是10年、20年之后的老龄化比例加大,交付社保的年轻人比例却未必增加。很可能会是1个年轻人缴费的社保来支付1个人的退休金。那么一个月交1400元就等于退休只能得到1400元。即便未来交付的社保是1万元/月,那这还是年轻人工资的1/4~1/5。对比生活质量可能要下降。
退休工资在老龄化越加严重的未来只能是一种基本生活保障,不可能靠养老金来过上悠闲自得的好日子。多种养老方式成为了必要!
其一,养儿防老这是一种最普遍的方式,也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防老方式。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投资,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也希望老有所依。
其二,以房养老,可以通过房产出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房产抵押的方式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
其三,投资要老,通过参与股票存款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投资来获取收益,这种也是一种提高老年家庭生活质量的方式。
其四,健康保障老年人其实并不是承担不起家庭生活费用,而是害怕一旦卧病在床而倾家荡产。医疗费用还不是最头痛的事情,每天要工作的子女天天围着转,还有保姆费用更是一个大头。健康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之一。
还有老年人在退休后到底是在家养老,还是去公办养老院,或者私人养老院。这个要看家庭的生活水平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而日本的养老体系可能会是我们模仿的对象,就是以社区养老为核心的养老体系。我国也前几年就推出了9073的养老规划。也就是90%的老年人在自己的家里养老,有村庄、社区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另外,约7%的人进入到相对价格较低的公办特色的养老院;余下的只有不到3%的老人入驻到私人豪华养老、养生,甚至候鸟式的养老体系里。
我们家不是大富大贵,父母自然也就进入了90%的家中养老模式。只不过选择在一个熟悉的小城市核心区,楼下200米远就有小菜市场,500米不到就是一个三甲医院,兄妹可以在步行十分钟可达的小区。反正一切都是挺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