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真的合适吗?仔细算下来你交的钱真的可以领回那么多吗?养老保险是属于国家推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就是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把养老基金做强做大,然后保障每一个参加养老保险的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非常羡慕那些有退休金的人,其实那个时候的退休金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养老金。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养老保险制度,只有那些有正式工作的人,退休以后才会享受到退休金。时代在变,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养老保险也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产物。通过实施养老保险制度,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共同把养老保险基金这个蛋糕做大做强,并通过一定投资不断的滚雪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分别计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使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不至于因为物价上涨的因素而出现贬值,这就是我们个人账户每年计入的利率收入为什么比同期银行存款高很多的原因。
年轻时我们缴纳养老保险,就是一个养老金筹集的过程,筹集的方式也是多方面的。国家出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从国家层面主要通过国有资产的划转和财政支持,单位出一点主要通过单位缴费计入到统筹基金,个人出一点,主要是作为今后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缴纳养老保险不是简单的合适和不合适的问题,而是非常必要的过程。中国是一个老年化的国家,传统的依靠儿女养老已经不现实,老有所养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家庭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缴纳养老保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概念,也不是简单全部能不能领回来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两大体系。每一种养老体系都有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各个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而设计的。比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实个人缴纳的钱是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的,除了个人缴纳部分外,国家还要补助一部分。自己缴纳的钱和国家补助的钱,完全属于个人所有,而且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以后,除了个人和国家补助的钱全部按照领取月数按月支付给本人以外,国家还要全部承担基础养老金部分。所以作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来说,不但可以全部领回,生存的周期越长,获得国家全额补助的资金就会越多。虽然绝对数字不高,但是放在全国的大盘子里,国家每年用于支付的养老金总额是非常高的。
城镇在岗职工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也是由单位和个人来共同筹集的概念,单位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了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全部作为个人账户。在办理退休时,实际很多人的基础养老金是要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那么基础养老金就是由统筹基金来支付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的三分之二计入了统筹基金,只有三分之一计入了个人账户,很多人认为这非常不公平,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就像我上面所讲的那样,因为我们的基础养老金要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个人所交计入统筹基金的部分,其实也是用在个人身上,只不过是记账的方式不同而已,自己交的钱还是自己的,只是要在养老金计算中才能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缴纳养老保险是否真的合适,从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当然是比较合适的。自己交的钱真的可以领回那么多么吗?其实很多人都分析过了,一般7年左右自己交的钱就完全可以收回来,余下年份都是在领取国家的钱,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我作为一个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