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以前确实可以一次性不交养老保险,但是现在不行了,虽然官方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解释,我们自己可以尝试进行分析。
1、以前的时候,我国参保人员数量比较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覆盖面过低不容易形成好的社会效应,所以最初的时候允许一些省市扩大覆盖范围,从原来的城镇非私营企业职工扩充到灵活就业人员,这样只能让一部分人采用一次性补交的方法完成。
2、随着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很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始认识到参保的重要性,他们都开始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这种情况下,原来一次性补交的优惠政策显得对正常交纳的人不公平,为了保证政策的公平性,所以现在各地都停止了一次性补交政策。
3、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仍然采用多轨的方式,一种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一种是居民养老保险,还有原来的农村养老保险,另外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运作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我国养老保险事业仍然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之中,至于将来如何调整,现在也不好确定,但是将来养老保险覆盖到全体公民是一种趋势,因此不可否认将来还会有一些类似的政策。
总之,一次性交纳应该说也是一种参保方式,关键是如何解决公平性的问题,主要就是把其中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因素考虑进去,只要这个问题能够合理公平的解决,按说一次性补交政策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