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划算吗?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农民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划算吗?我认为是比较划算的,毕竟对于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是非常重视的,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讲的都是三农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度里,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缴纳的农村养老保险,目前主要是按照国务院国发(2014)8号文件精神,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来执行。按照制度设计的要求,将原来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后,我国现阶段处于两大保险制度并存,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凡是年满16岁以上的城乡居民都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年满60周岁都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最低缴费年限的规定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是待遇领取年龄。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领取的年龄不分男女统一都是60周岁,这主要是考虑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群体大都是参保时间比较晚,确保每个人都能在60周岁之前能够达到待遇领取的年限。

农民缴纳农村养老保险,缴纳的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然这个养老保险除了农民可以办理以外,其他的城镇居民也可以办理,缴费方式、缴费年限、待遇领取条件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国家补助、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国家要给予相应的补助,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集体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助。国家补助、集体补助、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越高,国家补助金额也就越高。比如每年缴费100元,国家每人每年补助30元,如果每人每年缴费3000元,国家每人每年补助160元等。

按照养老保险的缴费原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同样适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满15年,达到60周岁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高的人员,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计算同样是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计算。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全部由财政支付,大多数地方目前都是在100多元左右,只有上海市超过了1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主要根据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也就是139个月,个人账户月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这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是一致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国家每年也会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部分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方式各地有所差异。

农村的农民缴纳了农村的养老保险,由于缴费档次的比较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不同的缴费标准,灵活性非常大。最低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年满60周岁都能领到基本的养老金,这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能像城市工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这是第一次。由于缴费标准不统一,缴费低的人养老金可能低一些,缴费高的人养老金可能高一些,这都是完全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每月都有养老金可领,结束了历史上长期靠儿女养老的模式,这是一种养老模式的巨大革新。

综上所述,农民缴纳农村的养老保险,由于缴费档次多,选择余地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今后每月都能按时领取养老金,到了年老的时候,有一份自己的养老金作为农村生活的基本保障,对于保障农民朋友的晚年生活,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来分析,也是非常划算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