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大学生期望高薪酬可以理解,毕竟都是些踌躇满志的青年。但是国家制定这个补贴政策就感觉政策制定者已经不接地气很久了。要想恢复市场的信心,还是要给予实实在在的措施:
1、关于国企和政府拖欠民企资金的问题,拖欠3个月以内(包括3个月),是否应该按照市场资金利息给予民企赔偿?3个月以上的,相关责任人是否应该问责,相关企业是否应该赔偿?不然“诚信社会”如何建立?
2、关于国企闲置的市场资源,是否应该释放给有能力的民企进行盘活?而不是任由某些国企强占资源而不作为。
3、关于营改增,进项票务冲抵链条完善事宜是否应该提上议程?比如:针对物流行业企业进行个体外包而无法获取进项票务的现实情况,是否进行降税或通过个体司机以个体户发票冲抵物流企业出项?
4、关于社保统一征收事宜,是否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企业接受程度来进行调节?
5、关于市场垄断的问题是否应该提上法治议程?坚决打击行业垄断。
6、关于国企、民企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问题,是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金融制度导致的国、民不公?
上述等等问题没有实质性的法理支撑,仅靠短暂的政策进行刺激,永远不能有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于当下的应届生来说,最应该想的是要怎么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不是一直想着企业能给我多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