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3000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42%以上;在部分贫困地区,甚至达到60%。在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中,又以因儿童生病致贫返贫问题最为严重……”当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林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林说出这一数据时,相信很多人的心都为之一颤!
是的,正如他所言:“患重大疾病的时候,仅靠新农合和国家大病保险是不够的。且孩子得了大病以后,如果父母是上班打工的,就得有一个人要退下来,照顾孩子,家庭收入少了一半,而得病的治疗费用又增加了很大一部分……”
那么,如何防止悲剧加剧?避免让更多孩子、更多家庭重蹈覆辙?
李晓林建议:
1.如果国家财政、社会组织、地方政府等共同筹资,以每年人均保费40-50元的标准,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儿童提供商业大病补充保险,则可为他们提供30万元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
2.为贫困县儿童提供全病种住院费用医疗保障;扩大“乡村儿童大病医保”保障范围,在优先报销药品目录内费用的前提下,将药品目录外的费用纳入保障范围。
是的,虽然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已全覆盖,但受报销比例、保障额度、病种、地域及家庭垫付模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少重症患者仍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在陷入贫困的同时,还会因延误或放弃治疗而导致死亡。
如果借助保险业的精算、运营等专业力量,利用普惠性质的商业保险,形成“政府+公益组织+保险公司”的“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模型,作为新农合和国家大病保险之上的补充医疗保障方案,势必将有效缓解乡村大病患儿家庭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当然,对于很多中产家庭而言,利用自己的力量在社保的基础上给孩子增加一份商业保险也尤其重要!
不管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还是《流感下的广州夫妇:一场流感花了几十万,人救回来了》,都在向人们撕开着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背负着高房价、看病贵、子女教育成本上升的沉重包袱,中产阶层成为房奴、孩奴……他们的生活在正常状况下已是勉力维持,不得不步步为营。在抵抗风险的能力上更是极弱的,生活中任何变故,都是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