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一.
早上带爸妈去医院做了个全身体检,忙活了一上午,大厅排队的人还不少,看来医院的生意总是最好的。。
年纪大了,就怕各种毛病找上门,尤其在东北发病率比较高的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这类心脑血管疾病。。
因为东北的冬天特别冷,大家喜欢吃油水大的食物以“御寒”,而大量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很容易诱发此类疾病,奶奶就是因为脑梗去世的。
我高考那年奶奶就瘫痪了,在床上躺了两年多,一切都要人轮流照顾,语言迟顿,后来连我的名字都叫不出。
而从保险业理赔数据上来看,心脑血管的理赔频次仅次于癌症,今天紫霞就从大数据的角度给大家唠唠,如何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二.
以2018泰康人寿和阳光人寿的理赔年报为例,挑几样重要的数据说说。
1)重疾险
从赔付金额来看,重疾险最多,比身故还高,符合重疾率大于死亡率的实际情况。
其中癌症在重疾理赔里占大头,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心梗、脑中风和心脏瓣膜等。
高发重疾中,女性的理赔率高于男性,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尤为突出。
最可怕的是,重疾的理赔金额平均才7万。。
评:
① 以上理赔的高发重疾基本都在监管规定的25种重疾范围内,且占据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
所以说,大家不用太纠结这个保险多10种病,那个保险多20种,如果加量不加价,越多越好;如果价格差的太多,没必要交智商税。
② 女性在癌症方面的风险比较高,所以建议额外附加一份防癌险。
③ 重疾险保额严重不足
虽然我建议大家买50保额,但实际上很多人只买了两三万的保额,这样子平均下来才有可能是七万。。。
如果真得了大病,这7万块根本不够用,就连最温和的甲状腺癌,也得十万块治疗费,保费快和保额持平了,这样的保险买来能干嘛?
而且,重疾险的主要作用是失能收入补偿,补偿你因病导致的收入断档,卧病在床所需的疗养费,配偶辞职照顾你放弃的收入等隐形损失。
保额太低达不到转移风险的目的,所以大家买重疾险时,先不要考虑保多少种病,有无投保人豁免,而是尽量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高的保额。
2)医疗险
从赔付件数来看,医疗险最多,赔付次数占总比重的90%以上,符合「小额高频」的特点。
超过一半的人医保报销比例不足50%。只有13.21%的人群,医保报销比例高于70%。
医疗险理赔占大头的是呼吸道疾病,高发于20岁以下的儿童和年轻人,20岁以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比重逐渐增加。
评:
① 大多人的社保报销比例严重不足,所以建议买商业医疗险作为补充。
② 普通呼吸道这类疾病,花销较小,大多数人能负担的起,而癌症和心脑血管属于重疾范畴,治疗周期长,花销大,所以建议首选百万医疗。
3)意外和身故
疾病身故的概率是意外身故的三倍以上;男性身故概率是女性的3倍。
以此得出两点:
① 大多数人是先得病,后身故,所以买带身故的重疾险(主险寿险,附加险提前给付重大疾病)意义并不大,因为两者共用保额,重疾赔付完后,身故就拿不到赔偿金了,建议搭配重疾险+定期寿险的组合。
② 意外险代替不了寿险。
意外险,不能做为全面的身故保障。想保身故,还是定期寿险最实在。
尤其在男性的死亡率更高的情况下,一定要优先给家庭顶梁柱买,一旦家里的老大挂了,定寿的赔偿金还能帮你养孩子,养老人,还房贷车贷。
况且现在定寿一年几百块的都有,也就两顿饭的钱。
但意外险也建议人手一份,便宜,杠杆比高,买一年一保的就行。
因为意外险不需要健康告知,保费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买长期的意义不大,比如捆绑在某福后面的长期意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