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也很容理解:
1、我国保险知识普及力度不强,大多数人对保险知识的认知度无限趋近于0。所以,他们眼中,保险和产品一样,选择品牌大的,选择国外的,选择广告多的,可以减少自己的选择困难。
2、平安一年几百亿的广告费,友邦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外资独资寿险公司,他们都在把自己打造成一种与众不同的客户体验。例如平安打造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而友邦则把自己打造成享受欧外保险服务……对于不了解保险的人来说,这些符合营销心理学的精准的定位,都是自带获客属性的“标签”。
3、很多人不知道,平安和友邦的产品,产品的设计,更加符合中高端人群消费体验,然而这里有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很多第一次买保险的消费者,他们错认为自己属于“中高端消费人群”,自认为自己能买这种保险。而且在实际中,平安、友邦的高端客户占有量是其它保险公司不能比的。
综上,多种因素之下,当产品贵,意味着客单价就会高;产品贵意味着利润率越高。自然平安和友邦的利润就上去了。
最后
保险是一本合同,无论你再怎么抱怨合同复杂、看不懂这些理由来拒绝去看合同,只要你买了保险,那么这本合同就会生效,并且有自己的规则,你看不看,和你找借口拒绝看,都不会影响合同条款的变化。在我们实际保险业务中,这种“看不懂、拒绝看”的行为,大部分时候就是一种不想看合同的推辞手段,往往一句“你不看,以后不理赔不能怪我”,这些人就会乖乖去看。
保险是合同,就意味着合同中会对双方当事人有不同的行为约束,简单的说,不一定平安、友邦的这份合同就完外无瑕;也不一定大家都认为没有瑕疵的公司在以后的合同中不会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