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的职称还给待遇吗?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提到职称,一般说的都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的人员,而这些人在退休后,职称待遇当然还是有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中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是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那么,退休前只要取得职称并获得了聘用,岗位工资增加后,退休后的退休费自然是会随之增加。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后: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领取的是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进行计算。
正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基数就是等于应发工资,所以职称评聘后工资增加了,缴费基数就会更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会增加的。
当然,如果职称评聘的时间比较短,那么养老金的增加金额也不会很多。
第二、养老金的金额调整中
截至2020年,我国的养老金已经连续16年进行调整了。
最近几年的养老金调整,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
在挂钩调整中,正常都会以上年末的养老金作为基数进行调整,所以职称越高的人,养老金也就越高,调整金额自然越多。
同时,对于企业退休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在2014年之前,国家在养老金调整时还会专门进行调整。
比如贵州省2013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对于企业中退休前获得聘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正高职称300元、副高职称(含高级政工师、高级技师)240元的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所以退休后,不管是职务还是职称的作用,都不会直接体现在养老金上,但是因为在职时候这两者对于工资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所以是会间接影响到退休后的养老金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