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疫情之中,不断有新的思考,这是好事。当然答案不会是与非那么简单。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作为构成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具有活力,非常具有创新力的一股产业力量,其活力与创造力并不可以替代。
中国的发展不再可以用简单的思维来考量。计划经济时代,贫与富之间没有太多的差别,大锅饭与平均主义,并不能带来优秀的生产力。
疫情之中,有人反思,认为应当加大公有制经济份额,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对此的期待应是基于两个方面的:
一是,增大公有制经济份额,有利于就业的稳定,在特殊时期,这一点尤其重要,在疫情爆发期间,公务员及公有制经济从业者的收入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足以令其他人羡慕不已。
二是,在一些领域加强公有制份额,是非常有好处,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医院,事实证明多开民营医院没有多少的好处,而扩大公立医院的数量,才是民众的渴望。在此次疫情中,公立医疗资源决定了抗疫的胜利。比如教育,也是如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教育产业需要加公有制份额,以降低、拉低已经不断攀升的教育成本,使“寒门出贵子”的情景可以再现。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一切有利于老百姓的保障,一切有利于国家在国际上竞争力提升,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